上海春节民俗活动:喜剧节与生肖展里的文化盛宴
上海春节民俗活动:喜剧节与生肖展里的文化盛宴
春节期间,上海的“寅虎话生肖”展览和“虎年说虎”脱口秀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在市群艺馆举办的“寅虎话生肖”展览,通过十二生肖传统文化介绍、设计师诠释虎年生肖等内容,为市民带来浓浓的年味。此外,“虎年说虎”脱口秀也将为大家讲述更多关于生肖老虎的故事。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的魅力,也为在上海过年的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
上海国际喜剧节:欢笑跨年,精彩不断
1月22日,英国讽刺喜剧《私人生活》在茉莉花剧场上演,为渐浓的“年味”增添笑声。同时,演艺大世界·2024第十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宣告落幕。首次与上海观众一起“跨年”的上海国际喜剧节,在75天的时间里,用42台剧目、337场演出,让这个冬天的上海洋溢着欢笑。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喜剧节闭幕大戏,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讽刺喜剧《私人生活》为英国剧作家诺埃尔·考沃德编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与上海也颇有渊源。1930年,考沃德在他的亚洲之行中途经上海,入住了华懋饭店(和平饭店北楼的前身)314房间,期间不慎得了重感冒,他突发灵感,在短短四天时间里就完成了《私人生活》的初稿。同年即在英国的伦敦凤凰剧院上演,由考沃德本人、格特鲁德·劳伦斯等主演,引起巨大反响。
该剧故事发生在一家酒店里。一对离婚夫妇各自的二婚蜜月之旅,发生了一系列荒诞又离谱的情感大爆炸。几位生活在都市中的普通人,他们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逐渐揭开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与冲突。剧中对现代生活犀利的观察,对人性深层次的探讨,激发了中文版创作者二度创作的热情。导演罗茜表示,在还原1930年代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将整个剧本中的“结构美”呈现给观众。
喜剧十年,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喜剧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欢乐名片”。上海国际喜剧节的“玩法”也在今年焕新升级。一改以往单一剧目,首次以开幕秀形式串联起八档别具创意的喜剧演出,深受喜剧观众欢迎,上座率超过八成。脱口秀演员门腔、小鹿,漫才新秀荒岛人气王、“上海爷叔”陈国庆携上海滑稽剧团80后小生等一一登场,包袱抖不停,现场涌现出此起彼伏的笑声。
而欢乐,也不止于舞台。联合上海滑稽剧团、百联股份、快乐共暖,在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举办的首届喜剧大赛也吸引了百位素人表演者报名参加,尽显来自民间的喜剧创意,将上海国际喜剧节的欢乐气氛再次推上高潮。此外,携手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打造欢乐“分会场”、与知名茶饮品牌联名推出“喜剧茶饮”,使得上海国际喜剧节品牌成功“破圈”。当喜剧渗透进生活,也就有了越来越多走进喜剧节的观众。
上海国际喜剧节的欢乐旅程告一段落,但上海舞台上的欢笑永不落幕,龙蛇相交之际,观众还能走进剧场欣赏到话剧《鹿鼎记》等新创喜剧,与喜剧相伴跨年,为欢乐“续航”。明年,上海国际喜剧节将继续联动演艺大世界,以平台优势聚集优质喜剧资源,推进人才孵化和喜剧剧目创作,积极开展破圈式市场营销和跨界合作,共促喜剧产业蓬勃发展。
上海动物园:寻“龙”观“龙”,科普与文化交融
雪白梅红处,龙腾虎跃时。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代表性元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蕴含着吉祥、繁荣等美好寓意。随着春节临近,申城年味儿渐浓,2024上海动物园龙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动在共贺新春的祥和氛围中热闹登场。本次龙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动的主题为“祥龙醒春泽被万物”,寓意着万物萌发、福泽天下的美好祝愿。届时,将为沪上市民奉上一场包含传统文化与科普教育的休闲文娱大餐,活动时间从2024年2月6日,横跨春节至3月31日。
龙是一种具有神话色彩奇异动物,它幻化于图腾与传说,而不存在于现实生物界,其形象由许多不同的动物特征糅合而成。据古籍记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有“马首蛇尾,三停九似”之说。但万变不离其宗,关于龙的这些特征元素,在动物园中基本都能找到相关的动物原型。
上海动物园两爬馆展出有许多与“龙”相关动物,比如被称为陆地霸王、“魔龙”的科摩多巨蜥,又称科摩多龙;中国的国宝、生物活化石扬子鳄,古代被称作猪婆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圆鼻巨蜥,因其稀有长寿,有着五爪金龙的别号;黑泽巨蜥,长相帅气也被称作黑龙;金鱼廊内还展出有龙种金鱼。
上海动物园内带有龙元素的动物还有很多,等待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和发现。此外,新春佳节,上海动物园还将推出一系列具有龙生肖文化特色的保护教育活动,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是家庭出游的好选择。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过年了,大家一起来动物园寻“龙”观“龙”,品鉴传统生肖文化,传递动物保护理念,一起沾沾龙年吉祥的福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