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封古城墙:2384年的坚守与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封古城墙:2384年的坚守与新生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5%AE%8B%E4%B8%9C%E4%BA%AC%E5%9F%8E%E9%81%97%E5%9D%80/7863519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062067459250035
3.
http://www.kfcqjq.com/www/yinxiang/gushi.html
4.
http://www.kqysh.com.cn/project_show.aspx?Id=88
5.
https://www.kaifeng.gov.cn/kfsrmzfwz/zwyw/pc/content/content_1737154641439006720.html
6.
https://m.planning.org.cn/zx_news/16290.htm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601719634929445184
8.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61850272181748259/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23/28339c9217b04f09a7d92e19ea028eb5/c.html

开封古城墙,这座见证了2384年沧桑的宏伟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不仅是开封的地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01

“城摞城”的千古之谜

2000年,在开封大梁门的考古发掘中,一个震惊世界的现象被发现——“城摞城”。考古人员在挖掘城墙时,意外发现了一层层叠压的马道遗址,证实了开封民间流传已久的“城摞城”传说。

据考证,目前我们所见的城墙主要是明代和清代的修缮遗存,而其他朝代的城墙则深深埋藏于地下。这种独特的“城摞城”现象,不仅展现了开封城墙的历史厚重感,也揭示了这座古城历经水患和战乱而不灭的顽强生命力。

02

千年沧桑,几经兴废

开封城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65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启了开封作为都城的历史。唐建中二年(781年),汴州刺史李勉对城池进行重筑,奠定了此后千年的城市格局。

北宋时期,作为东京城的城墙经过四次修筑,形成了皇城、里城、外城三重结构。然而,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于战乱破坏,开封城墙已残破不堪,明朝政府遂按陪都规格重建开封城。1642年,明军为抵抗李自成围城大军,掘引黄河水灌城,导致城墙被泥沙掩埋。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才在明代城墙基础上重筑加高。

03

建筑特色:中国第二大古代城垣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城墙采用独特的礓擦(搓衣板形)建筑形式,这种设计不仅便于防滑,还满足了城墙排水渗水的需要。

城墙的马道遗址展示了其历史变迁的痕迹。最底层的马道可追溯至乾隆年间(1739年),砖面磨损严重,证明了其长期使用的历史。这种层层叠压的建筑遗迹,为研究中国古代城防体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04

现代保护: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进入现代,开封城墙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1994年,开封市开始对古城墙进行大规模整修,至今已投入20亿元,先后实施了十期维修保护工程。1996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五”期间,开封市以城墙贯通工程为重点,推进古城保护与修缮工作。通过城墙内外贯通、绿道贯通、内外环路贯通等工程,打造“三条文化带”,即城墙文化带、千年中轴线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同时,城墙保护也融入了科技创新,通过研学实践、文创开发等方式,让历史遗迹“活”起来。

2014年,开封加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行列,与南京、西安等14个城市共同推动城墙申遗工作。2019年,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第七次工作会议在开封召开,标志着城墙保护与申遗工作进入新阶段。

05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新地标

开封古城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未来,随着城墙保护与利用工作的不断推进,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墙,必将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新地标。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开封古城墙的故事,是一部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奋斗史。今天,它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