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详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家庭护理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详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家庭护理要点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5699895_121956423
2.
https://news.sina.com.cn/zx/2025-01-05/doc-inecxqht3991820.s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9/doc-inefmmip3786436.shtml
4.
http://health.cnr.cn/jkjryw/20250105/t20250105_527031866.shtml
5.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7a65c4e4b068c68f0e1b8c.html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124/fe2a12a649754e6fae72d3746ea95dfe/c.html
7.
https://www.hljba.gov.cn/bas/c101210/202412/c11_315271.shtml
8.
https://tianjinlianxin.com/news/jiankangkepuertongdelefeiyanzhiyuantiyinggaizenmehuli/

随着季节更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入高发期,给众多家长带来了困扰。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指出,大多数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子是轻症,不需要住院,但家长需要注意遵照医嘱规范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增加剂量。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休息和室内通风,确保孩子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支持。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超过三天或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01

如何识别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头痛、流涕、鼻塞、打喷嚏、耳痛等症状。咳嗽常为干咳或有少量痰液,部分孩子可有喘息,尤其是婴幼儿。一些孩子还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02

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1. 持续高热: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常提示病情较重,建议及时就医。
  2. 呼吸困难: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等,应立即就医。
  3. 病情加重: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咳嗽加剧、发热不退等,应及时就医。
03

家庭护理具体方法

环境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细菌和病毒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同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防止孩子着凉。
  2. 提高室内湿度:如果孩子鼻塞,可以提高室内的湿度,让舒适感增加。

症状护理

  1. 发热处理: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并规范使用退热药。还可以使用一些缓解咳嗽和鼻塞等症状的药物。
  2. 咳嗽咳痰:低龄儿童有时候很难把痰给咳出来,大人可以通过拍背的方式帮助孩子。拍背的方法很简单,可以先让孩子侧卧位,让孩子处于相对比较舒适和安全的体位,同时保证呼吸道是通畅的,大人掌心弯曲呈空掌的状态,然后力度适中地帮孩子拍背。拍背的时候,方向是从下往上拍、从外往里拍,这样帮助孩子把痰液排出来。拍背不要在刚刚吃完饭的时间拍,最好在餐后两个小时,或者在餐前去拍背,以免孩子不舒服,发生呕吐。
  3. 鼻塞:可以用一些生理盐水,帮助孩子去洗鼻子;或者准备一个装温水的水杯,让它的热气去帮助孩子雾化,软化鼻腔分泌物。
  4. 咽痛:在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吃温度太高的食物,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也要避免,还有不要吃太硬的食物,尽量吃清淡、软一些的食物,缓解咽痛。可以给孩子多喝水,也可以用淡盐水去漱口,保证口腔卫生。

生活护理

  1. 饮食: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咳嗽。
  2. 休息: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减少户外活动,降低感染风险。
  3. 用药:按照医生建议,按时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止咳药物等。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04

预防措施

  1.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接触感染人员或者潜在感染人员。
  2. 保持室内通风:在室内要开窗通风,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3. 注重个人卫生:注重手卫生,要合理饮食,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4. 接种疫苗:要注重基础疫苗的接种。比如说流感,或者一些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接种,可能会更好地避免孩子交叉感染,或者加重现有支原体肺炎感染。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家庭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家长应保持冷静,遵循医嘱,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