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类最耻辱割地条约:土耳其割让80%领土,被称为西亚病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类最耻辱割地条约:土耳其割让80%领土,被称为西亚病夫?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14321

《色佛尔条约》是人类历史上割地占比最多的条约之一。1920年8月11日,奥斯曼帝国和一战协约国签署了这一屈辱性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了11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土耳其人仅保留不到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丧失了80%以上的国土。

一、起源于一战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与一战有着密切的联系。

1914年7月,因为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冲突,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协约国(英、法、俄为首)直接大打出手,发动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作战。

同盟国的阵营国家中,奥斯曼帝国国土面积大,境内民族、宗教纷繁复杂。而且占据了土耳其海峡。这为日后签订《色佛尔条约》奠定基础。


一战前的奥斯曼帝国领土

奥斯曼帝国的主体民族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在古代是突厥人的一支。突厥人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公元7世纪,突厥人从蒙古高原迁往中亚地区。受阿拉伯帝国向中亚传播宗教的影响,突厥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公元13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帝国所灭亡。随着蒙古人的离开,中东地区开始陷入了穆斯林政权林立的状况。


突厥人西迁

公元13世纪末,突厥人的一支乌古斯人(土耳其人的祖先)在杰出领袖奥斯曼一世的带领下发展壮大。


奥斯曼一世

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了东罗马帝国,此后一路北上占据了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土地。


奥斯曼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不断向亚洲、非洲扩张,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鼎盛时期的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千米。


1683年,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境内主要有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奥斯曼帝国的国教。此外,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民族是土耳其人,其余民族还包括希腊人、斯拉夫人、亚美尼亚人(基督教)和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伊斯兰教)等其他民族。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一度沿巴尔干半岛北上,直逼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689年的山塔战役后,奥斯曼帝国被奥地利军队击溃,逐渐走向衰落。逐渐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成为了诸多大国觊觎的目标。尤其是俄国,希望占领土耳其海峡,获得进出地中海的权利。从1671-1877年,俄国在两个世纪内发动了10次俄土战争,意图灭亡奥斯曼帝国。但俄国的野心引起了英、法等大国的警惕。英法不希望奥斯曼帝国被过分削弱,因此极力阻止俄国灭亡奥斯曼帝国。俄国始终未能占据土耳其海峡。


希腊独立战争

希腊独立时的人口只有80万,奥斯曼帝国控制区还有约250万希腊人。希腊希望收复君士坦丁堡等故土,解放奥斯曼统治下的所有希腊人。自1831年希腊独立以来,俄国打着斯拉夫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基督教(罗马尼亚人、亚美尼亚人)解放者的旗号,继续发动俄土战争。1877年,第十次俄土战争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基督教民族的独立。希腊也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获得了色萨利地区,实现了领土的第一步扩大。


大希腊计划

希腊的主要支持者是俄国。因此,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矛盾最为尖锐。一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1914年7月,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在北非战场和西亚战场都遭到英国远征军的沉重打击,丧失了对北非、西亚的控制。


一战时期的奥斯曼帝国

此时,民族自决的风潮涌动。民族、宗教关系最为复杂的奥斯曼帝国境内民族独立风起云涌。为了肢解奥斯曼帝国这个异类(相对于基督教阵营的欧洲),英、法、俄积极支持基督教民族(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仰伊斯兰教的非土耳其族(主要是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俄国则积极支持亚美尼亚人的独立运动,并鼓励希腊人占领土耳其海峡。奥斯曼帝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肢解异类的条约

1918年11月11日,一战以同盟国阵营失利结束。为了确定战后的秩序,协约国先与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奥匈帝国解体后分割为两个国家)以及奥斯曼帝国先后签署了条约。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此后,相继签署了《圣日耳曼条约》(奥地利)和《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确立了战后的欧洲大陆秩序。


《凡尔赛条约》签署后

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军备被严格限制,不仅失去了所有殖民地,本土还失去了七分之一的领土。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奥匈帝国至此解体。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土地缩水三分之二。


《特里亚农条约》之后的匈牙利

相比德、奥、匈三国,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更大,民族宗教最为复杂。但是,由于战败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是基督教阵营,而奥斯曼帝国的主体民族土耳其人是伊斯兰教阵营。因此,英法等战争国对奥斯曼帝国进行了最严苛的处罚。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和奥斯曼帝国签署了《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人地区庞大的领土,此时已为英、法分区占领。《色佛尔条约》要求奥斯曼将阿拉伯人地区割予英、法两国,成立新的保护地。


英法统治的阿拉伯

在奥斯曼帝国本土部分,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在爱琴海东岸呈交错杂居。1919年5月,希腊打着“解放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希腊人”作为口号,占据了爱琴海的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士麦那(伊兹密尔)等地。


希腊军队占领士麦那(伊兹密尔)

《色佛尔条约》规定奥斯曼将首都伊斯坦布尔以外的东色雷斯地区和达达尼尔海峡西口的岛屿割让给希腊。爱琴海沿岸的历史名城士麦那(伊兹密尔)公投是否给希腊。


希腊占领的(蓝色)

在奥斯曼帝国的东部,主要分布亚美尼亚人(基督教)和库尔德人(基督教)。他们渴望独立建国。《色佛尔条约》规定奥斯曼允许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获得自己的土地。亚美尼亚获得了黑海沿岸约1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即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获得了自治权,库尔德地区将举行公投来决定是否脱离奥斯曼独立。


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使得土耳其丧失了1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丢失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奥斯曼帝国不仅仅失去了非土耳其人的土地。土耳其人的基本盘——小亚细亚半岛都被瓜分,被英法等国划分为势力范围,真正土耳其人能控制的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北部。


伊斯坦布尔,即君士坦丁堡,在欧洲历史地位重要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扼守土耳其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此,协约国在《色佛尔条约》中添加了在伊斯坦布尔附近组成海峡委员会这一项,协约国可以在海峡附近驻军。这等于伊斯坦布尔首都事实上被占领。

三、条约废除

1920年8月10日,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派首相费里德赴法国,签署了《色佛尔条约》。《色佛尔条约》的签订,使得奥斯曼的主体民族土耳其人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更让土耳其人难以接受的是,原奥斯曼帝国的开拓者之一苏莱曼沙阿(帝国缔造人奥斯曼的祖父)的陵寝被划给法国托管地。这对于土耳其人来说更是奇耻大辱。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遭遇空前孤立。


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

原奥斯曼帝国军事将领凯末尔,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站了出来,它在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拒绝承认苏丹和协约国签署的《色佛尔条约》。凯末尔斗争的矛头,直指代表旧势力的苏丹和殖民主义的协约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随即爆发。


凯末尔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由于只把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划分为各国共管的“非军事区”,让希腊收复故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计划落空,希腊也对《色佛尔条约》十分不满意。1920年10月,不满足于《色佛尔条约》的希腊军队进一步向东推进到小亚细亚半岛,将矛头直指奥斯曼苏丹和凯末尔为代表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萨卡里亚战役

眼见土耳其在对希腊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法国宣布废除《色佛尔条约》。1920年10月法国和土耳其单独媾和,签署了《安卡拉条约》,土耳其承认法国占有叙利亚。但法国将其境内的苏莱曼沙阿陵以飞地形式划给土耳其。土耳其取得了首次外交的重要胜利。


土耳其女子高中

这一些列措施将土耳其从过去政教合一的国家,逐渐变成世俗国家。《色佛尔条约》的屈辱史,也使得土耳其意识到站队的重要性。作为地跨东西方文明中间地带的土耳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二战时期,土耳其为了躲避战火的侵扰,选择了中立的道路。冷战后,面对苏联的压力,土耳其迅速倒向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1952年,土耳其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北约阵营。1963年,土耳其成为了欧共体的联系国。


土耳其和北约

1987年开始,土耳其开始谋求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的成员国。宗教的根本对立,使得入欧变得遥遥无期。21世纪,自从土耳其埃尔多安总统上台后,土耳其入欧谈判陷入停滞。但依旧和西方世界保持良好的结盟关系。而土耳其作为伊斯兰教世界的大国,也开始重新考虑对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在伊斯兰世界中寻找自身的影响力。《色佛尔条约》的教训使得土耳其意识到如何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解决包括纳卡、叙利亚内战在内的多种中东问题,树立自己的形象,成为了中东有影响力的大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