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火烧上方谷:诸葛亮为何算不出这场大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火烧上方谷:诸葛亮为何算不出这场大雨?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0025638_121624270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无论在史书中还是在小说里,诸葛亮都给人留下了多智而近妖的形象。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安排了一场上方谷的大雨,浇灭了诸葛亮克复中原的希望。为什么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会算不出这场大雨?本文将从史实、环境和天意等多个角度,为您解读这个令人深思的历史谜题。

基于史实

小说创作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在历史上公元219年刘备大败曹操之际,迎来了蜀国最为鼎盛的时候,但不过一年,蜀国便逐渐衰落了。而火烧上方谷正处于蜀国即将衰落的时间点,如果诸葛亮算出了上方谷的雨,战胜了司马懿,使北伐成功,那反而是不尊重史实了。且司马懿后来辅政平乱、关陇抗蜀,如果在葫芦谷便不幸遇难的话,后面的故事也没有办法进展下去了。

所以为了尊重史实,罗贯中先生没有让诸葛亮算出上方谷地大雨。

错判环境

诸葛亮巧借东风根据的是三江口的地理环境。长江是西南-东北方向流向,江南岸是山丘,江北岸是平原沼泽,而冬天我国受洋流的影响刮的是西北风,但风吹过江面后直接撞在了南面的山丘上,导致反弹,所以便刮起了东南风了。所以借东风凭的不仅是诸葛亮几十年对天气特点的勘测,更有本地居民周瑜长期生活在此地经验的如虎添翼。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算出三天后的大雾也是如此。当时诸葛亮的军营中有渔夫每天送鱼,诸葛亮发现渔夫每次送的鱼都不一样,渔夫说是因为天气导致水里的氧气变化的原因,有渔夫的经验,再加之诸葛亮会观天象看云识天气,最终算出了三天后的大雾。

所以借东风、算大雾这两种情况都是基于经验和天象,而在葫芦谷中,诸葛亮作为古人肯定想不到气流变化也会产生影响。葫芦谷的地形是什么样的?入口窄,腹地宽,两侧高,中间低。这样的地形显然不利于空气流通。而诸葛亮正好选择了用火攻这一计策,山谷中的温度突然升高,地面上的空气迅速膨胀并上升,但上层和周围的冷空气仍然下沉。两者相互对立,形成一股强对流的山谷风,从而导致强风。同时由于温度差的原因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加之柴草燃烧产生的灰尘,两者碰撞,使水汽迅速凝结变大,产生的大暴雨,继而浇灭了这场大火,给了司马懿得以逃脱的机会。

天意难违

上文中我们说诸葛亮没有算出谷内的大雨是不知道大气环流的缘故,但按照我们现代的科学来说,也相对违背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都知道降水除了环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水汽的条件,而祁山地处西北并且连续9个月没有下过雨,水汽必然不足,并且诸葛亮在谷底的火真的可以带动整层大气的运动吗?显然有些困难。所以这场大雨更多的是天意如此。

《三国演义》通篇说的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孙权有长江天堑,故得地利;刘备礼贤下士得人心,故有人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故占天时。在最开始,罗老先生就预判了蜀国不会赢。

火烧上方谷这一事件后,诸葛亮也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没有算出这一场大雨更多的是天意难违。在书中,罗贯中老先生显然已经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一般的人物,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但在蜀国即将衰败的大环境下,有什么能阻止诸葛亮呢?只有上天了。且谷中困的是未来统一王朝晋朝的三位开国皇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就算诸葛亮能赢,上天也不会让他赢,罗老先生也也不能为了作品的美好性,而不顾史实。所以这一仗是天不绝曹魏。

在书中,罗贯中老先生将蜀汉的灭亡归咎于天意,进而弱化了曹魏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同时也增加了蜀汉灭亡的悲壮性。

正如《三国演义》中最后的诗词所言:“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诸葛亮一片忠心,但也难违天意如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