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腊肠获地标认证,带动地方经济
东莞腊肠获地标认证,带动地方经济
2024年2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公告,批准“东莞腊肠”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消息不仅让东莞市民欢欣鼓舞,更为这座城市的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八百年传承,一朝获认证
东莞腊肠始创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种传统美食选用新鲜的猪肠衣和优质猪肉为原料,经过精心腌制和晾晒而成。其色泽鲜亮、口感鲜美、风味独特,甜咸可口,让人回味无穷。作为东莞腊味的代表,东莞腊肠早已声名远扬,深受食客喜爱。
地标认证,品牌升级
地理标志认证是产品品质和特色的官方认可,对于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东莞腊肠”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标志着东莞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江表示,地理标志认证将为东莞腊肠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规范生产和质量控制,东莞腊肠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政策支持,保驾护航
为了推动东莞腊肠产业的发展,东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东莞腊肠等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是广东省首部市级非遗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规,也是东莞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首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此外,东莞市还制定了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东莞腊肠》,推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在2024广东促消费(冬季)暨“123买年货”大湾区(东莞)腊味大会上,该标准正式发布,为东莞腊肠的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在保护传统工艺的同时,东莞腊肠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东莞市腊味行业协会会长王景康表示,东莞腊味以优质原材料和传统工艺闻名,此次大会不仅传递浓厚年味,也将为腊味行业赋能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024年12月20日,2024广东促消费(冬季)暨“123买年货”大湾区(东莞)腊味大会在莞城万科城市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东莞市商务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全方位呈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浓郁年味。
展望未来,前景可期
随着地理标志认证的获得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东莞腊肠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规范生产和质量控制,东莞腊肠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表示,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目前,东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7人。这些传承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东莞腊肠的传统工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腊肠”IP形象——“腊小妹”和“腊小猪”已在腊味大会上首次亮相。这些可爱的角色不仅为东莞腊肠增添了趣味性,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喜爱,为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莞腊肠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认可,更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腊肠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