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沪谚和陕北民谚入选非遗,传承千年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沪谚和陕北民谚入选非遗,传承千年智慧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14546
2.
https://m.douban.com/note/862960712/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7%B1%BB%E9%9D%9E%E7%89%A9%E8%B4%A8%E6%96%87%E5%8C%96%E9%81%97%E4%BA%A7/1706934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15/06/77513824_1123333542.shtml
5.
https://www.snapchat.com/explore/%E6%AD%A6%E6%B1%89%E9%9D%92%E5%B1%B1%E5%AD%A6%E7%94%9F%E5%A6%B9%E7%BA%A6%E7%82%AE(9570335%E5%BE%AE).0916
6.
https://eshop.ttl.com.tw/b2b_cplistsrh.aspx?srh=%E5%A4%A7%E8%80%81%E7%88%BA(%E8%B3%B4%3A%40582uyqnb)%E5%A8%9B%E6%A8%82%E5%9F%8E%E7%B6%93%E5%85%B8%E9%81%8A%E6%88%B2%E7%A8%AE%E9%A1%9E%E4%BB%8B%E7%B4%B9.uzm&srsltid=AfmBOoolsjWqaqvzJaKEhmzGnkgFNbgk5HXcBksGHTwOgpexSX2NcNhs
7.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57034-56109651-w
8.
http://www.lit.zju.edu.cn/zxdt/list5.htm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8%AF%AD
10.
http://www.news.cn/mrdx/2024-02/02/c_1310763123.htm
11.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26608464629563432
12.
https://www.mct.gov.cn/mctso/s?tab=zcfg&siteCode=bm23000001&qt=%E9%9D%9E%E7%89%A9%E8%B4%A8%E6%96%87%E5%8C%96%E9%81%97%E4%BA%A7

沪谚和陕北民谚,这两个承载着中国地方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形式,近日双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它们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引发了人们对民间文化的重新思考和关注。

01

沪谚:上海方言里的文化密码

沪谚,以上海方言为载体,是上海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学形式。它不仅记录了上海的历史变迁,更凝结着上海人的智慧和生活哲学。例如,“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句沪谚,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哲学思想在民间的传承。又如“冬至有云天生病,阴阴湿湿到清明”则反映了上海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农耕文化。

沪谚的特色在于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它常常运用上海方言中的俚语、歇后语等,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富有韵味。同时,沪谚还承载着上海的历史记忆,许多谚语都与上海的地理环境、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了解上海文化的一把钥匙。

02

陕北民谚:龟兹文化的独特印记

与沪谚不同,陕北民谚深受龟兹文化的影响,展现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文化特色。龟兹古国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其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对陕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陕北人对唢呐的称呼“龟兹”,就源于汉武帝时期龟兹人迁徙至陕北的历史。

陕北民谚的特色在于其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不仅反映了陕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还融合了龟兹文化的艺术元素。例如,信天游中的3/4全音程,被称为“民间音阶”的↓7、↑4、↑1,就能在“龟兹音阶”中找到源头。这种文化交融使得陕北民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03

非遗评选:保护与传承的里程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评选标准严格,要求申报项目必须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同时具备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沪谚和陕北民谚能够入选非遗,充分说明了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沪谚和陕北民谚入选非遗的意义重大。首先,这为它们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入选非遗有助于扩大这些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民间文化。最后,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04

民间文化的价值与未来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民间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正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减弱。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沪谚和陕北民谚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入选非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这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和记忆的文化遗产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