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检测新突破:HBV DNA定量技术助力精准治疗
乙型肝炎检测新突破:HBV DNA定量技术助力精准治疗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中国,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接近8000万,庞大的感染人群基数给疾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HBV DNA定量检测技术的突破和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为乙肝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
HBV DNA定量检测技术的新突破
HBV DNA定量检测是评估乙肝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传统的HBV DNA检测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最新的研究进展带来了更精准的检测手段。
超敏核酸检测技术
超敏核酸检测技术是目前HBV DNA检测领域的重大突破。相比传统方法,超敏核酸检测使用更为敏感的试剂,能够检测出更低浓度的病毒核酸。这对于隐匿型HBV感染的诊断尤为重要,能够更早发现病毒复制,为及早治疗提供依据。
前S1抗原检测
前S1抗原是HBV包膜蛋白的一部分,与病毒的感染、复制及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前S1抗原检测能够更早地反映出HBV感染的状态,尤其适用于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这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乙型肝炎治疗的最新进展
在乙型肝炎治疗领域,葛兰素史克(GSK)的B-UNITED研究项目备受关注。这一研究项目涉及两种新型药物:Bepirovirsen和Daplusiran/Tomligisiran,它们代表了乙肝治疗的最新突破。
Bepirovirsen:反义寡核苷酸(ASO)创新药物
Bepirovirsen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药物,通过与HBV RNA结合,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该药物已获得中国药品审评中心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并在美国和日本获得快速通道资格。目前,Bepirovirsen正处于三期临床研究阶段,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Daplusiran/Tomligisiran:小干扰RNA(siRNA)疗法
Daplusiran/Tomligisiran是一种小干扰RNA疗法,通过干扰HBV RNA的表达,抑制病毒复制。该药物同样获得了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这两种药物的序贯治疗方案,为实现乙肝的功能性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可以看到B-UNITED研究成功纳入上海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从既往研究数据来看,我们非常期待两药的序贯治疗方案能够为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向着实现‘功能性治愈’这一目标更进一步。”
展望未来:实现功能性治愈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以核苷(酸)类似物为主,许多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来控制病毒复制。因此,实现功能性治愈是乙肝治疗的终极目标。功能性治愈定义为停止治疗后HBsAg持续阴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
GSK中国总经理余慧明表示:“GSK深刻地感受到近年来中国政府在药物创新研究方面的政策支持,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沃土。我们期待B-UNITED研究能够在中国尽快启动,并以高质量、高标准圆满完成。未来,在肝病及抗病毒治疗领域,GSK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加速创新疗法引入中国,为‘没有乙肝的未来’而不断奋斗。”
随着HBV DNA定量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实现乙肝的功能性治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不仅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