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带病工作致婴儿感染肺炎,暴露出行业健康管理亟待加强
月嫂带病工作致婴儿感染肺炎,暴露出行业健康管理亟待加强
近日,一起月嫂带病工作导致婴儿感染肺炎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一名月嫂在感冒期间仍坚持工作,最终导致她照顾的新生儿感染肺炎并住院治疗。婴儿的母亲随后将月嫂所属的月子中心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费。虽然具体判决结果尚未公布,但这一事件再次将月嫂行业的健康管理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月嫂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然而,月嫂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健康管理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月嫂行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健康管理制度漏洞:
体检标准不统一:虽然商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家政服务员入户前需提交一年内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但具体体检项目和标准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存在差异。一些月嫂可能仅进行了基本的体检项目,而未针对传染病等进行专项检查。
健康监测不到位:月嫂在服务期间的健康状况缺乏持续监测。一旦月嫂出现身体不适,往往只能依靠其个人自觉上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培训体系不完善:部分月嫂缺乏系统的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培训,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难以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针对月嫂行业存在的健康管理问题,国家已经采取行动。商务部指导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家政服务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两项重要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两项标准将对月嫂的服务质量、服务流程以及健康管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有望推动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月嫂行业的健康管理,保障母婴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体检制度:统一月嫂体检标准,增加传染病专项检查项目,确保月嫂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月嫂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其健康状况。
加强培训教育:完善月嫂培训体系,增加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课程,提高月嫂的专业素养。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月嫂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其严格落实健康管理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推广信用信息平台:鼓励使用商务部提供的“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让雇主能够便捷地查询月嫂的健康状况和从业经历。
月嫂行业健康发展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月嫂行业健康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位新生儿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