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一首激励国人奋起的诗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一首激励国人奋起的诗词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1125/c40764-40368946.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VLSK1K055661D4.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4A04TXD00
4.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4/1125/c40764-40368946.html
5.
https://www.sohu.com/a/849889003_121124707
6.
https://www.douyin.com/zhuanti/7225028529619044411
7.
http://www.scgfu.com/jxd/index.aspx?id=820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5/22/85033340_1142074844.shtml

1961年,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上下都在艰难中求生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在广州筹划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期间,创作了《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不仅是毛泽东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更是对中国人民在逆境中奋起抗争精神的颂歌。

01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

让我们先来欣赏毛泽东的这首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然开放的景象。词的上阕写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姿态:“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里,毛泽东用“悬崖百丈冰”来形容环境的极端恶劣,而“花枝俏”则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

下阕则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高尚品格:“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虽然美丽,却无意与百花争艳,只是默默地报春。当春天真正到来,百花盛开时,梅花却在丛中微笑,体现了其谦逊和无私的品质。

02

与陆游的对话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在与陆游的原作进行对话。陆游的词作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意时的孤独与坚守。陆游的词中,梅花是寂寞、孤独的象征,充满了悲凉的气氛。而毛泽东的词作则一改这种悲凉基调,以更加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笔调描绘梅花。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里的梅花是孤独、寂寞的,充满了悲凉的气氛。而毛泽东的词作中,梅花则是在严寒中傲然挺立,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03

历史的回响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创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1961年,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全国上下都在艰难中求生存。这首词的创作,正是为了激励全国人民在艰难时刻保持乐观和坚韧。

毛泽东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他告诉人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乐观,相信春天终将到来。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中国人,也在今天继续鼓舞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心和勇气。

04

梅花的精神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不仅赞美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赋予了梅花一种崇高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境界,更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象征。在今天,这首词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坚韧不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