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的现代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的现代启示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4/1107/c40531-40355738.html
2.
https://news.gmw.cn/2024-09/14/content_37561890.htm
3.
http://www.18zw.com/?T1717297156
4.
https://www.pyvtc.cn/info/1034/8274.htm
5.
http://www.cass.cn/keyandongtai/xueshuhuiyi/202501/t20250113_5833987.s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amrhvxenkg
7.
https://www.guoxuemeng.com/guoxue/1423.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124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中对“中和位育”的经典表述。这一理念,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不仅在古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现代社会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中和位育”的现代解读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一书中,沈湘平教授提出,“中和位育,安所遂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他认为,“中和位育”强调的是通过全面认识事物的多维度,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实现万物各安其位。这一理念,与现代管理学中的系统思维不谋而合,体现了古人对和谐社会的深刻理解。

个人修养的实践指南

“中和位育”在个人修养中体现为“仁”的实践。在濮阳市文广体旅局举办的《论语》专题讲座中,张玉民老师深入剖析了《论语》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影响。他指出,“仁”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与理解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入讲解和讨论,同学们对“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的理念,关爱他人、包容差异、互助共赢。

社会治理的智慧源泉

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和位育”理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指出,社会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学者认为,社会治理更多关注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和风险,而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从社会治理迈向国家治理的趋势愈发明显。社会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这一理念灌输到学科体系建设之中;应服务型与政策实践型并重,以整合视角参与基层治理,同时需结合直接服务和政策实践两个视角。

结语

“中和位育”这一古老的哲学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不仅为个人修养提供了实践指南,更为社会治理和国家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文化智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这一理念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