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规严管“买短乘长”:列车有权拒绝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
高铁新规严管“买短乘长”:列车有权拒绝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
2024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下称“2024版《国铁集团客规》”)明确规定,在无运输能力时,列车有权拒绝“买短乘长”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这一新规的出台,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什么是“买短乘长”?
“买短乘长”或“买短补长”,通常指旅客购买短途车票上车,到达票面标注的到站后不下车而继续乘坐该列车的行为。这种现象在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尤为突出,往往导致列车超员,影响其他正常购票旅客的权益。
新规的具体内容
2024版《国铁集团客规》第三十五条明确:“旅客要求越过车票到站继续乘车时,须在原车票到站前提出,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可予以办理,核收越站区间的票款;无运输能力时,列车有权拒绝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
这一条款是对2023版《国铁集团客规》的修订和完善,新增了“无运输能力时,列车有权拒绝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的规定。同时,新规还在《拒绝运送和运输合同的终止》一节中进一步明确,对告知列车无运输能力后,无票继续越站乘车的旅客,站、车均可拒绝其进站、上车或责令其下车;对责令其下车的,其未使用至到站的票款不予退还,运输合同即行终止。
新规出台的必要性
近年来,“买短乘长”现象屡屡成为出行高峰时期的讨论焦点。例如,2024年2月16日,由长沙南开往广州南的G6109次列车,从长沙南站开出后,由于部分旅客未按照车票票面的到站下车,导致列车在株洲西站、郴州西站正常购票的旅客上车后,个别车厢出现列车超员报警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威胁到乘车安全,还对铁路的整体运输效率造成了不利影响。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红昌表示,“买短乘长”现象是在特定时间(例如春节)和空间(例如京广、京哈干线繁忙)条件下,乘客在铁路运输供给座位能力和高峰需求之间无法实现平衡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新规实施的影响
对于新规的实施,社会各界普遍表示支持。一方面,新规有助于维护公平的乘车环境,保障正常购票旅客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铁路部门更好地控制车厢人数,保障运行安全。
然而,新规的实施也给旅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运能紧张的高峰期,如果旅客未能提前买到全程票,可能会面临无法乘车的困境。对此,铁路部门建议旅客提前规划购票,避免依赖“买短乘长”。同时,旅客也可以考虑采用中转换乘的方式满足出行需求。
对旅客和铁路部门的建议
对于旅客而言,提前规划购票是关键。在节假日等高峰期,建议旅客提前关注车票信息,及时购票。如果无法买到直达车票,可以考虑中转换乘或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同时,旅客也应理解和支持铁路部门的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对于铁路部门而言,优化运力调配是重点。铁路部门应根据客流情况,灵活调整运力,增加热门方向的车次。同时,铁路部门也应进一步优化购票系统,提高购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社会各方也应共同努力,缓解铁路供需紧张的情况。例如,可以考虑采取错峰放假策略,分散客流高峰。同时,旅客也应理性看待购票难题,适时调整出行计划,从而确保旅程顺利无忧。
总体来看,2024版《国铁集团客规》关于“买短乘长”的新规,体现了铁路部门对乘客安全与秩序的高度重视。虽然新规的实施可能会给部分旅客带来不便,但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为旅客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