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金新高!美联储政策如何搅动全球市场?
沪金新高!美联储政策如何搅动全球市场?
2025年开年以来,沪金价格持续走强,并于1月17日首次创下历史新高。仅仅三天后,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沪金主力合约最高涨至648.86元/克,收盘报645.46元/克。这一轮涨势不仅体现了黄金市场的强劲动能,更折射出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联储政策转向:金价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央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影响黄金价格的关键因素。2024年12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4.50%,这是其连续第三次降息。然而,根据最新公布的经济前景预期,美联储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将收窄至50个基点,这意味着全年可能仅有两次降息。
这一政策转向对金价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短期来看,降息预期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1月15日公布的美国12月CPI数据显示,虽然整体CPI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但核心CPI同比和环比均低于预期。这一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将继续降息的预期,推动金价走高。
从中期来看,美联储的降息周期改变了黄金的投资价值。黄金作为一种无息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相对其他有息资产更具吸引力。随着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胀上行动能减弱,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转向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金价提供了持续的上涨动力。
从长期来看,美联储的政策转向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在逆全球化和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开始重新评估其外汇储备结构,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地位得到强化。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不仅影响了美元的走势,也影响了全球投资者对黄金的态度。
全球央行购金:金价上涨的重要支撑
除了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也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力量。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累计净购金693.5吨,维持较高水平。这一趋势在2025年有望延续,中金公司在最新报告中预测,2025年金价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人民币金价或将较美元金价实现更大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在2024年11月重启购金进程。这一举动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历史上,中国央行的购金行为往往具有逆周期性,即在市场预期较为悲观时增持黄金。这一轮购金行为可能预示着中国央行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判断,也为金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重因素共振:金价上涨的长期逻辑
除了美联储政策和央行购金这两个主要因素外,金价上涨还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去美元化的趋势,都推动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
从供需关系来看,全球黄金市场的基本面也在发生变化。2024年全球矿产金产量预计增长3%,达到3749吨,但传统的金饰品消费量却在下降。与此同时,用于投资的黄金需求却在大幅增长,2024年全球各国央行购金量创下历史第二高位,约占全球黄金需求的四分之一。
展望未来,金价的上涨趋势仍将持续。中金公司预测,在激进情形下,假设亚洲央行加速购金至1500吨/年,同时考虑到美国财政扩张和通胀路径的变化,黄金未来十年的价值中枢可能升至5000美元/盎司。
沪金新高的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美联储的政策转向、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以及多重因素的共振,共同推动了金价的上涨。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这些底层逻辑,有助于把握黄金市场的未来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