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如何接棒家族企业?
年轻一代如何接棒家族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后创业的第一代企业家逐渐步入老年,年轻一代如何顺利接班家族企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家族企业在治理上存在“家企不分”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家族治理和企业治理机制。年轻一代需要提前参与家族会议,了解家族决策方式,逐步建立起接管家族事务的基础。同时,家族企业应借鉴市场先行者的实践经验,构建“家企双重治理”体系,确保家族财富、文化和精神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
年轻一代的挑战与机遇
在上海市郊的一家百年酒厂里,复旦大学古汉语博士李晨楠正在为一款即将面世的白酒冰淇淋做最后的市场调研。三年前,当60多岁的老厂长父亲退休时,李晨楠放弃了事业单位的编制,回到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酒厂担任新掌门。
与李晨楠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二代”开始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中80%以上为家族企业,最近5年里,约四分之三的家族企业正在面临交接班。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波家族企业传承潮。
然而,接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相比上一代,“企二代”不再经受“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艰苦,却不可避免要在复杂的商海变局中踉踉跄跄,在全新的外部环境中求索守业之道。
在宝山月浦长春村的阳洋豆业工厂里,30岁的陈涛每天都在上演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大宁家中驱车向北20多公里来到工厂,天黑了才回家。周末偶尔单休,在家睡个懒觉、打场网球,就当是放松。他之所以如此热爱工作,最主要原因:厂是自己家的。1994年,陈涛的父亲陈小来在上海创办阳洋豆业,从租借厂房的豆腐小作坊起步,发展壮大为如今拥有百余名员工的现代化工厂,为多个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做代工。大学毕业后,陈涛回来帮忙,逐步担任“二把手”。
在另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陈歆在对公司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匆忙从父亲手里接过重担。接手工厂之初,她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处理日常运营,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她看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平衡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保持企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家族企业的传承困境
美国家族企业机构(Family Business Institute)研究显示,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能顺利传给第二代,传到第三代的更少,仅约12%。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过度控制,不愿放手:一代经营者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常常导致他们难以真正放手。例如,新闻集团创始人鲁珀特・梅铎(Rupert Murdoch)即便年事已高,仍积极参与公司决策,使得其子拉克伦(Lachlan)和詹姆斯(James)难以真正掌控公司事务。
缺乏明确的接班计划:如果没有提前规划接班流程,过渡会变得混乱。现代集团创始人郑松寿生前未制定详细接班计划,导致子女之间因继承权产生纷争,最终集团分裂。
忽视二代的培训与发展:二代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训,接管企业后可能面临挑战。GAP服裝品牌创始人唐納德・費雪(Donald Fisher)将公司交给缺乏零售经验的儿子羅伯特(Robert)后,公司业绩下滑,最终不得不请外部经理人来挽救。
缺乏沟通和透明度:家族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容易产生误解和信任危机。三星集团二代李健熙生前虽逐步培养儿子李在镕参与公司事务,但未制定明确透明的接班计划,导致家族成员对其继承权和领导能力产生分歧。
忽略市场环境的变化:过度依赖传统模式,忽略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柯达公司未能及时适应数字化转型,坚持传统胶卷业务,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家庭关系复杂化:家庭内部的情感和利益纠葛,可能影响企业的治理和决策。长荣集团创办人张荣发先生去世后,家族内部因继承和经营权产生争议,兄弟之间甚至对簿公堂。
成功的接班策略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确保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逐步授权,建立信任:一代经营者应该逐步授权,让二代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从负责小规模项目或部门开始,逐渐增加权责范围。同时,一代经营者可以以“顾问”的身份提供建议,避免直接干涉。
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角色的职责,避免职责重叠。通过制度化管理,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培养二代的领导能力:提供充分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二代建立自信,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发挥创新思维,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族会议,确保信息透明,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同时,建立专业的决策机制,避免家族情感影响企业决策。
平衡传统与创新:传承家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同时鼓励创新思维。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支持年轻一代探索新业务领域。
财富传承的工具选择
在财富传承方面,保险金信托和家族信托是两种常见的工具。保险金信托门槛较低,适合普通家庭;家族信托则更适合超高净值家族,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资产管理和传承目标。
保险金信托:适合家庭经济支柱和预算有限但希望实现财富传承的人群。通常保费或保额达100万以上即可设立,既能提供保险保障,又能通过信托机制合理规划保险金的使用。
家族信托:适合超高净值家族,能够实现复杂多元的资产整合和管理,同时构建有效的家族治理架构。适合企业股权、海量不动产等复杂资产的传承规划。
结语
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代和二代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培养二代的领导能力,以及选择合适的财富传承工具,家族企业可以实现平稳过渡,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平衡传统与创新,建立开放的沟通机制,培养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