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inn.:从形态特征到栽培要点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inn.:从形态特征到栽培要点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m.zhiwutong.com/latin/Leguminosae/Cicer-arietinum-Linn.htm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inn.)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本文将详细介绍鹰嘴豆的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特征、饲用价值和栽培要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作物。

基本信息

  • 学名:Cicer arietinum Linn.
  • 别名:chick pea、尼都-宝日其格、鸡豌豆、鸡豆、桃豆、鹰咀豆、回鹘豆、香豆子、鸡头豆、小鸡豆、胡豆、那合豆、回回豆、鸡儿豆
  • 科属:豆科(Leguminosae)、鹰嘴豆属(Cicer)

形态特征

鹰嘴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70厘米,根系发达,枝梢呈之字形屈曲,有腺毛。茎直立,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具小叶9-15;托叶大,有锯齿;小叶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5毫米,宽3-8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边缘三分之二以上有锯齿,两面均被腺毛。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花白色、玫瑰色或紫红色,花萼浅钟形;花冠蝶形。荚果长圆状卵形,膨胀顶端有弯曲的短喙,密被腺毛,内含种子1-2粒;种子卵形,光滑或有皱纹,白色、红色、紫色或黑色。

地理分布

鹰嘴豆分布在中国北方各省(区),特别是新疆、甘肃、宁夏等地作为粮草兼用作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广东、广西等地也有栽培。

生态特征

鹰嘴豆的适应性强,最适于在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抗寒力强,种子在2℃时开始发芽,幼苗能忍耐-4℃低温,甚至在-5—-6℃时都不致遭受冻害,成年植株能耐-6℃的严寒。抗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水分过多反而生长不良。在生长发育后期若遇上连续阴雨天气,会延迟开花和授粉,影响适时成熟。鹰嘴豆是喜温植物,从花期到成熟期,如果温度不足,种子产量显著降低。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壤土为最宜。鹰嘴豆是自花授粉植物,大多数从孕蕾到开花前就已授粉。它是长日照植物,缩短日照使开花时间推迟;给予长日照,可促进提前开花成熟。

饲用价值

鹰嘴豆的种子可作精饲料,整粒或粉碎饲喂均可,各种家畜都喜食,猪和家禽最爱吃。鹰嘴豆的绿色部分都含有一定量的苹果酸,不适于青饲;但收种后的茎、叶经过粉碎后可以喂猪。如用整粒种子饲喂家畜时,必须事先浸泡12小时左右。

栽培要点

播种之前施肥深耕;翌年早春顶凌耙地,土壤解冻后再耙1次,使土块细碎,以利保墒。鹰嘴豆的种子大小变化很大,一般千粒重60-600克。西北各地栽培的系为小粒种,千粒重为250-300克,种子有白、黄等色,陈旧种子色暗。播种期分春、秋播两种。北方即采用春播,一般在3月底到5月初。南方春、秋季均可播种,方法为条播,行距15-45厘米。每亩播量6-7.5公斤,干旱地区可酌情减少,一般4-5厘米,如果土壤干燥,可深播到6-8厘米。与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适口性。鹰嘴豆苗期生长缓。易受杂草危害,因而要及时中耕除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机械进行行间松土,既可保墒,又可消灭杂草。鹰嘴豆施磷肥能明显地提高产量和加快种子成熟。不易裂荚,当大多数豆荚变为黄色,叶片开始脱落时,即可收获。通常每亩可产种子100-150公斤,最高达200公斤以上。

参考文献

《中国植物志》第42(2)卷288页
《Flora of China》 Vol. 10 (201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