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教你正确处理左胸疼痛
胸痛中心教你正确处理左胸疼痛
胸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最危险的预警信号之一。它可能是一场致命疾病的前兆,也可能只是肌肉拉伤的轻微不适。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可能关乎生死。
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
54岁的杨先生在一次日常中午时分,突然感到胸闷和胸痛,到院前心跳已经停止。幸运的是,经过EMT人员的专业急救和麦寮长庚医院的及时救治,他恢复了自主呼吸。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通过心导管手术成功打通了阻塞的血管,并采用了目标温度管理(TTM)技术,将体温维持在32-36度之间24小时,有效保护了脑部功能。一周后,杨先生顺利出院,精神状态良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面对胸痛,正确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选择了错误的应对方法。比如一位50多岁的许先生,在家中泡澡时感到左胸和左上臂剧烈疼痛,他却选择了刮痧这种传统疗法。虽然疼痛暂时缓解,但不久后他就失去了意识,幸亏家人及时拨打119,经过CPR和AED电击抢救,才挽回了他的生命。
胸痛中心:救命的关键资源
当胸痛发生时,第一时间找到最近的胸痛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以广东省为例,最新的3.0版胸痛急救地图已经上线高德地图。用户只需在高德地图APP中搜索“胸痛中心”,即可获得附近认证医院的地址和最佳导航路线。这种智能导航系统能够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急救措施:争分夺秒的科学方法
当遇到胸痛患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包括:
保持平卧: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避免过度活动,减少心脏负担。
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使用AED设备: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除颤。
进行CPR:在专业人员到达前,可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遵医嘱用药:如果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生物标志物:精准诊断的金标准
在胸痛的诊断中,生物标志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三种标志物是:
肌钙蛋白(cTn):是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核心指标,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利钠肽(BNP/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D-二聚体:对于排除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和肺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把握黄金120分钟
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黄金120分钟”。这意味着从发病到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1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心肌坏死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患者的预后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当胸痛发生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争分夺秒:
患者和家属:及时识别症状,立即拨打120。
急救人员: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
医院: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患者到达后能够立即进行检查和治疗。
医疗系统:建立高效的转诊机制,确保患者能够被及时送往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
结语:重视胸痛,珍爱生命
胸痛不是小事,它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最后警告。面对胸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用一些未经证实的方法来自行处理。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科学诊断,专业治疗。
记住,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在胸痛面前,任何犹豫和拖延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让我们一起重视胸痛,珍爱生命,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