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的月饼:团圆背后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笔下的月饼:团圆背后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等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9123374_482212
2.
https://www.sohu.com/a/808706650_121117596
3.
https://www.sohu.com/a/808386503_121978229
4.
https://m.gmw.cn/2024-09/17/content_1303849929.htm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3A08GIG00
6.
https://theory.dahe.cn/2024/09-14/1817534.html
7.
https://www.cztv.com/newsDetail/693192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88%E9%A5%BC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7/10/9338438_1134290767.shtml
10.
http://www.chixingbake.com/2467.html
11.
https://news.sina.cn/znl/2024-09-16/detail-incpiwek6967944.d.html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句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月饼的美好。在苏轼笔下,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轮可以品尝的明月,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向往。
01
月饼的前世今生
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但那时它还只是普通点心,并未与中秋联系起来。直到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的专属食品。据《宛署杂记》记载:“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从此,月饼与中秋结下了不解之缘。
02
月饼与团圆文化
月饼之所以能成为中秋节的象征,与其圆形的外观密不可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象征着团圆、完整。而中秋节本身就是一个以“团圆”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这种“团圆”的寓意,不仅体现在家庭团聚上,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3
从传统到创新
清代开始,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详细记载。据《中馈录》记载,月饼的制作需要“用上白灰面,一半上甑蒸透,勿见水汽;一半生者,以猪油合凉水和面……”这种精细的制作工艺,使得月饼不仅美味,更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今,月饼的品种更是层出不穷,从传统的莲蓉、豆沙,到现代的冰皮、冰淇淋,甚至还有辣条、螺蛳粉等新奇口味,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04
结语
从苏轼的诗句中,我们不仅品味到了月饼的美味,更感受到了千年来中国人对团圆的向往。月饼,这轮可以品尝的“明月”,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盼团圆的美好愿望,穿越千年,依然香甜如初。
热门推荐
10个“惊艳千年”的浪漫诗句,值得一生一世收藏
影史经典IP《007》更换话事人!是迎来曙光还是进入至暗时刻?
房屋中介提成管理办法设计的六大核心因素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应该什么时候服用
《大侦探9》观众难解,推理综艺赛道未来成“迷”?
去越南落地签怎么办理?
严惩危害古树犯罪,以司法之力守护绿色“活化石”
不锈钢-钢复合板的应用
从《漫城》看余承恩王子璇:青春剧新CP的崛起与潜力
《科学美国人》:古人类化石研究丰富了“露西”的故事
5个方法减掉拜拜肉,恢复细长手臂
6本刚完结凡人流修仙小说,炼蛊后宫、怒海舰队、御兽家族、养生
中医治疗脑中风怎么做?中医师用1 方法有效预防卧床、失能
【历史文化】20世纪以来戏剧舞台上的武则天:形象再造与文化阐释
从震惊到深思:徐熙媛(大S)离世背后,公众情感的心理学解读与其生命意义的反思
武则天真是为获得祭祀,才传位儿子吗?其实她考虑的是这大事
100年前的奥运会并没有如此的影响力,聊聊奥运会的前世今生
中介卖房提成怎么计算?
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的课程是否贴近行业需求?
皮肤硬化是什么意思
火山:地质学上最炽热的特征
夫妻吵架,如何道歉更容易被原谅
等价无穷小替换公式整理:定义、公式及使用条件
女儿被港大退学 家长告南京中介诈骗
介词短语全攻略(Mastering Prepositional Phrases)
【物种形成动力学】:BEAST计算分化时间的生物学背景,掌握进化分析的核心
六本绝对值得一看的高口碑小说,情节好评如潮,看的停不下来!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在胰腺癌免疫协同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安卓与鸿蒙系统:全面对比测评大比拼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