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癌从生活方式开始
科学防癌从生活方式开始
最新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数据,全年新发癌症约482.5万例,死亡约257.4万例。更令人担忧的是,35岁后癌症发病率开始急剧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研究显示,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充分体育锻炼,可以减少约40%的癌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健康饮食:预防癌症的第一道防线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会增加患癌风险。建议每周摄入量不超过750克(生重)。
多吃全谷物和蔬菜水果:全谷物、杂豆类、薯类应占主食的1/3以上。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选择优质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类、瘦肉、去皮禽类、鸡蛋、脱脂或低脂乳制品、坚果和豆类。避免高脂食物,适量增加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高糖高脂食物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增加患癌风险。应尽量减少摄入,选择低DII(膳食炎症指数)的食物。
合理补充营养素:从均衡膳食中获取必需的各类微量营养素,不盲目使用营养素补充剂。特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谷氨酰胺,对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科学运动:增强体质,远离癌症
坚持有氧运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
结合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要讲究质量,微微冒汗、有一点气促才能达到效果。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
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体重管理:降低患癌风险的关键
维持健康体重:将BMI控制在18.5-24之间。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
合理减重:减重目标应强调个体化,较理想的减重目标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公斤。
避免盲目节食:减重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消耗。不建议采取极端的节食方法,而应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来实现。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体重和腰围,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如有必要,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良好生活习惯:为健康加分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应尽早戒烟,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避免过度日晒: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等。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健康。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效果。
癌症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通过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