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憨法师教你摆脱苦命:观音菩萨修行的实践与科学解读
明憨法师教你摆脱苦命:观音菩萨修行的实践与科学解读
明憨法师在佛教在线上分享了如何通过念观音菩萨来摆脱苦命的方法。他认为,仅仅口头念诵并不足够,关键在于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无私精神,培养宽广的胸怀和帮助他人的热情。通过这种内在的改变,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真正改变命运。
准提咒法门:观音菩萨修行的具体实践
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在《准提陀罗尼经》中记载,佛陀为了愍念未来的薄福恶业众生,所以入于准提三摩地,宣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的准提咒。
准提咒被称为“万咒之王”,总含一切真言,而其余众咒均不含准提,这是准提神咒殊胜之一。修准提神咒,只须一面铜镜,称为镜坛,容易备办。修准提神咒不择染净,不问在家出家,不问结婚与否,不问吃素与否,均可修持,适应性广。有此三项殊胜,故把准提神咒修持法列为第一。
准提咒法门的具体修持方法如下:
对准提铜镜盘坐(散坐自由坐均可,视本人条件而定),如无铜镜可用准提菩萨像亦可,但须明白,有镜始能成坛,效果好。
手结定印。澄心静虑,意想头上有梵文(揽)字,遍放光明,照耀片刻,(揽)字变为三角火轮,从头至足,烧尽全身,各种不净及百业均皆除去。然后意想一梵文(阿)字,生成自身。再想一(暗)字在顶上十字缝【“十字缝”-----首先,要了解在头部表面形成的两条连线。即:由天目至百会、玉枕之连线:“是指在头部表面,从天目到百会再到玉枕,三点在头部表面所构成的弧形竖向曲线”;同两耳尖通过头顶之连线:“是指两耳尖穿过头部表面的弧形横向曲线”。所谓的“头顶十字缝”是指上述两条弧形曲线在头顶表面的交会处。观想梵文(暗)字时,就在两条弧线在头部表面交会处进行观想。具体观想时,若梵文(暗)字立于横线上,梵文(暗)字字面向前,少部分入于横线上;若立于纵线上,梵文(暗)字字面向左】,此时应默念:恭请十方诸佛为弟子灌顶。由于根器素质不同,有的人第一次观想(暗)字,即得到明显的甚或是强烈的加持,有的则须多次始能有感应,修持者只须如法实行,自会得益。然后再想舌上有一梵文(揽)字。
然后将定印散开,结金刚印(双手拇指扣中指,掌心向上,置于膝上)口诵净法界真言“嗡,揽姆。”2l遍。然后,再诵护身真言“嗡,吸林姆。”21遍。
再结速成就印【先于胸前合掌,然后两手小指无名指交叉(外缚,左手小指在外),并贴附于手背上,两中指尖相接(上第一节指微曲,成箭形),两食指从大节处曲成直角,指尖相接处于水平面成一字形,两拇指并列于食指相接处下】,诵速成就真言“嗡,勃鲁姆”108遍。
然后,左手结金刚拳印(拇指捻无名指根,余四指握拳),右手持念珠,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108遍。
然后结准提手印(二手无名指小指相交叉,左手小指在下,合于掌内,二中指相接直立,二食指各屈附于中指上第一节,二拇指并齐直立贴近中指),结好准提手印置于胸前,以手腕贴近中丹田为度。
然后诵念准提神咒:嗡,折利主利,准提梭哈。诵108遍后,于头上散去准提手印,再结定印,入准提三摩地(禅定),若修持较纯熟后,可不变手印,直接入准提三摩地。
此时,入准提三摩地,可选用下述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 是观想准提菩萨进入自己心中,并与自身合为一体。
- 是放慢念诵准提神咒的速度,仔细用心听清楚自己念咒的声音,对于心中起来的妄念,不可强压,只是做到毫不理会就可以,力求以念咒声摄住自己的心,修持到一定层次,便可听到心念的声音十分明晰,渐渐就可入于定中。
- 是观想心中有一月轮,梵文(嗡) 字安于月轮中心,梵文(折)(利)(主)(利)(准)(提)(娑)(哈)等八字从前往右旋,分布于轮上,围成一圆圈。
- 是同呼吸配合,呼气时,月轮上之梵字如连珠一样进入口中,吸气时九个梵字复进入月轮,字字均有五色光明,如此随呼吸运炼。
收功时,先念补阙真言“嗡,呼卢呼卢,社易穆契莎诃。”七遍,次诵“南无准提菩萨”三遍,散印、收功。
回向(以下回向内容,仅作参考,行者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拟订)
总回向文(愿准提法兴盛):
愿以此功德,回向准提法,现前及当来,
遍扬十方界,一切众生闻,得无尽利益,
善愿皆成就,往生佛净土,究竟成佛道。
回向偈:
我今持诵大准提,即发菩提广大愿
愿我定慧速圆明,愿我功德皆成就
愿我胜福遍庄严,愿共众生成佛道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奉佛准提弟子***,令我现世之内。五福重增。(如欲成就世法及诸善事。随意称之)
他报之中二严克备。
注:他报之中二严克备-------指在未来世中,能够在福德庄严和智慧庄严这两方面完全具备,毫不缺少。
若在定中或诵念中出现魔障,或生畏怖,或身心不宁,或疲困思睡,或见异相,或不欲念诵,此时,可观梵文(纳)字,或观(揽)字,或观(阿)字,不良境相,自然消失。若分别心多,当观(洒)字,若着有之心多,当观(含)字,即有妙用。
须注意,准提神咒的诵念,上面所说的108遍,只是最低要求,如有条件可念1080遍亦可,多也不限。如正式修炼时间短,可利用平时方便的时间心中默念,如散步时,乘车时,躺下休息入睡前,见缝插针,有空就默念。念的遍数有几个标准,10万遍,50万遍,100万遍,力争超过100万遍。
观音信仰的普及与世俗化
明清时期,观音信仰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发展。这一时期的佛教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
- 经忏佛事的发达:佛教仪式和法会活动频繁,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四大佛教名山的形成: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成为重要的朝圣中心
- 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思想与民间信仰、儒家思想相互融合
- 三教合一:儒释道三教思想相互渗透,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观音菩萨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她不仅是一位高高在上的菩萨,更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救苦救难的救世主。这种世俗化的转变,使得观音信仰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实践。
量子佛学:科学视角下的意识力量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佛教中“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的观点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量子力学的研究表明,观察者意识对物质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如《量子佛学》一书中所说:
“最为关键的是,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创建出的量子力学带给世人了一个无法相信、甚至不愿意去相信的结果:组成世界物质的基本单位——光子、电子等——都是波粒二象性的。波粒二象性的意思是,世界中的一切物质——山河大地、太阳星系、你我众生、时间与空间、想法和念头——都是被意识创造出来的。这个科研成果也直接透彻地证实了佛学的核心奥义:实相无相——一切皆是心生幻相。”
这一发现与佛教“万法唯心造”的观点不谋而合,也为观音菩萨修行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改变意识和心态,我们确实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结语:慈悲心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明憨法师强调,念观音菩萨的关键在于培养慈悲心和无私精神。这与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大慈大悲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实践准提咒法门,结合现代科学的视角,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观音菩萨修行的深意,更能将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真正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
正如明憨法师所说,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转变。当我们以一颗慈悲的心去面对世界,去帮助他人时,我们就是在践行观音菩萨的精神,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身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