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吼:沧州铁狮的艺术魅力
镇海吼:沧州铁狮的艺术魅力
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南20公里处,有一座被誉为“镇海吼”的铁狮,它就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沧州铁狮。这尊铸造于五代后周年间(公元953年)的铁狮,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精湛的铸造工艺
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型庞大而威武。它背负巨盆,面南尾北,昂首挺胸,巨口大张,四肢呈行走态,姿态雄伟,栩栩如生。铁狮的头部和项下铸有“狮子王”字样,腹腔内满铸《金刚经》文,右项及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精造”字样,右肋有“山东李云造”5个字,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铁狮的铸造工艺堪称一绝。据史料记载,这尊铁狮是由山东著名铸造师李云监工制造,采用分解叠铸的方法,将狮子分为数百板块拼接而成。这种铸造工艺在当时堪称一绝,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关于沧州铁狮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与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有关。柴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整顿军政和吏治,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和刑法,使得百姓富庶,国力逐渐上升。铁狮子就是柴荣在北伐之前,命人铸造来镇守沧州城的。
另一种说法则与镇海啸有关。古时沧州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每当海啸涌来时,住在旁边的州县都受其害,民不聊生。《沧县志》有载,“有怪风自东北来,风过狮仆。”当时,百姓们认为海啸的发生,就是大海里有妖魔作怪。对此,当地的百姓为了清除水患,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铸造狮子来镇遏海啸。
在佛教文化中,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象征着无坚不摧和战无不胜。因此,沧州铁狮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承载着佛教文化的内涵。
保护历程
这座历经千年的铁狮也曾遭遇保护不当的困境。为了防止雨水侵蚀,专家曾为其搭建亭子,但这一举措却因长期遮挡阳光,导致铁狮表面湿气聚集,反而加速了锈蚀。后来,为了减少铁狮与雨水的接触,又为其建造了隔水基座,但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铁狮腿部变形。此外,使用钢管进行支撑的措施也因材料膨胀,进一步破坏了铁狮的内部结构。
经过多次保护尝试,沧州铁狮现在已被新铸替身取代,以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文物。游客现在看到的是新铸的铁狮,而真正的铁狮则被妥善保存起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对于想要一睹铁狮风采的游客来说,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公园开放时间为每日08:30-17:30(17:00停止入园),门票价格未提及。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尊巍峨古老的铁狮,还可以顺便参观旁边的钱币博物馆,深入了解沧州丰富的历史文化。
沧州铁狮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见证了沧州这座城市的变迁,也提醒着我们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镇海吼”的雄姿继续闪耀在未来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