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开发"无骨鱼":连骨头都能吃,明年将实现商品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教授开发"无骨鱼":连骨头都能吃,明年将实现商品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grifood.life/archives/9747
日本滋贺县立大学杉浦省三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连骨头一起食用的鱼。这种"无骨鱼"通过控制饲料中的磷含量,将鱼骨密度降低至70%,使得鱼骨变得柔软,可以像食用鱼肉一样直接食用。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商品化,有望解决现代人因惧怕鱼刺而减少鱼类消费的问题。
因为讨厌鱼刺,日本食鱼消费下降
日本人是非常爱吃鱼的民族,但是近年来鱼的食用量一直下降,而吃肉的量却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人越来越懒得挑鱼刺,或是不懂如何挑鱼刺。尤其是老年人或小朋友,很怕不小心吃到鱼刺卡在喉咙或消化道里。
控制饲料的磷降低骨质密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杉浦教授花了多年时间进行研究。他的目标是养出没有骨头的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真的让鱼没有骨头,而是让鱼的骨头变软。动物的骨骼主要由胶原蛋白和磷酸钙组成,胶原蛋白提供支撑,磷酸钙则增加硬度。杉浦教授通过调整鱼的饲料,降低磷的摄入量,成功将鱼骨密度控制在70%左右,使得鱼骨变得柔软,从而解决了挑鱼刺的问题。
这样的鱼安全吗?
很多人会质疑这种鱼是否安全。杉浦教授解释说,所谓的"无骨"并不是完全去除鱼骨。如果真的完全去骨,可能会被批评为"虐待鱼类"。实际上,当鱼的骨质密度过度降低时,鱼的生长就会停滞,无法维持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无骨鱼"的养殖会在鱼仍处于健康状态时结束,骨密度只会下降30-40%,但食用时的口感会有显著改善。
养无骨鱼的目的不仅是遏制民众对鱼的疏远趋势,更重要的是实现"整条鱼都能食用"的目标。鱼的营养成分大多存在于平时被弃置的部位(内脏、骨骼、头部等)。通过整条鱼的食用,可以摄取数倍的DHA、EPA、牛磺酸、钙、血基质铁、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尤其是DHA和EPA,对儿童智力提升有帮助,还能预防成人病和认知退化。因此,无骨鱼不仅对个人有益,对整个社会也将带来莫大的福祉。
热门推荐
上海松江一日游:欢乐谷+佘山,刺激与宁静的完美融合
松江古建筑:上海之根的文化传承
松江必游:广富林文化遗址与云间粮仓
跟着Twins唱《老鼠爱大米》,轻松掌握中文发音
从《老鼠爱大米》到西雅图春晚:杨臣刚的音乐人生
《老鼠爱大米》爆红背后:一首歌引发的网络音乐革命
HDMI转VGA和VGA转HDMI的区别是什么?选对信号转接头
拜年新风尚、出游新“时髦”——打开春节新玩法
大学生如何投身共同体建设:从个体成长到社会责任
倍思充电宝机场安检攻略:轻松登机不踩雷
科技赋能 平陆运河建设正酣
中国航天突破低温推进剂技术,火箭在轨时间延长至30天
揭秘嫦娥六号:53天月背采样返回之旅
揭秘阿波罗11号:8天往返月球的科技传奇
澳洲进口燕麦片:完美冲泡技巧大揭秘!
燕麦片控糖新吃法,你get了吗?
福建盗窃罪:立案标准、案例分析与预防建议
摆地摊有哪些注意事项?做好这5点稳赚不赔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五大策略:目标+定位+原则+设计+谋划
青年党员化身“农掌柜”反哺家乡
空军航空大学70周年庆典:超燃瞬间回顾!
歼-20、运-20首次同台!空军70周年庆典展现大国实力
孔子、孟子谈君子受骗:智慧与信任的博弈
脚后跟疼痛怎么治疗,吃什么药
探索泰国永恒的寺庙:穿越历史、文化和宁静的旅程
竹子象征什么品质和精神?如何体现其文化意义?
荷花竹的寓意与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活哲学
一个月涨粉千万的听泉鉴宝停播后陷“真实性”争议,网络鉴宝何去何从
瑜伽:便秘人群的救星运动
你的静息心率是多少?四国研究揭示:维持正常且较低的心率更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