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教授开发"无骨鱼":连骨头都能吃,明年将实现商品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教授开发"无骨鱼":连骨头都能吃,明年将实现商品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grifood.life/archives/9747

日本滋贺县立大学杉浦省三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连骨头一起食用的鱼。这种"无骨鱼"通过控制饲料中的磷含量,将鱼骨密度降低至70%,使得鱼骨变得柔软,可以像食用鱼肉一样直接食用。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商品化,有望解决现代人因惧怕鱼刺而减少鱼类消费的问题。

因为讨厌鱼刺,日本食鱼消费下降

日本人是非常爱吃鱼的民族,但是近年来鱼的食用量一直下降,而吃肉的量却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人越来越懒得挑鱼刺,或是不懂如何挑鱼刺。尤其是老年人或小朋友,很怕不小心吃到鱼刺卡在喉咙或消化道里。

控制饲料的磷降低骨质密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杉浦教授花了多年时间进行研究。他的目标是养出没有骨头的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真的让鱼没有骨头,而是让鱼的骨头变软。动物的骨骼主要由胶原蛋白和磷酸钙组成,胶原蛋白提供支撑,磷酸钙则增加硬度。杉浦教授通过调整鱼的饲料,降低磷的摄入量,成功将鱼骨密度控制在70%左右,使得鱼骨变得柔软,从而解决了挑鱼刺的问题。

这样的鱼安全吗?

很多人会质疑这种鱼是否安全。杉浦教授解释说,所谓的"无骨"并不是完全去除鱼骨。如果真的完全去骨,可能会被批评为"虐待鱼类"。实际上,当鱼的骨质密度过度降低时,鱼的生长就会停滞,无法维持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无骨鱼"的养殖会在鱼仍处于健康状态时结束,骨密度只会下降30-40%,但食用时的口感会有显著改善。

养无骨鱼的目的不仅是遏制民众对鱼的疏远趋势,更重要的是实现"整条鱼都能食用"的目标。鱼的营养成分大多存在于平时被弃置的部位(内脏、骨骼、头部等)。通过整条鱼的食用,可以摄取数倍的DHA、EPA、牛磺酸、钙、血基质铁、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尤其是DHA和EPA,对儿童智力提升有帮助,还能预防成人病和认知退化。因此,无骨鱼不仅对个人有益,对整个社会也将带来莫大的福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