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十号助力中国载人登月,2030年见证历史
长征十号助力中国载人登月,2030年见证历史
2024年11月,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模型在中国航展上首次亮相,这款正在研制中的火箭以其5米级的直径和一子级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为长征十号火箭的衍生构型,它无助推器的设计,不仅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还将承担起空间站航天员及货物的运输任务。
长征十号:中国载人登月的关键利器
长征十号火箭,又称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需要而于2023年全面启动研制的一型可部分复用的载人运载火箭系统。其基本型采用三级构型,CBC通用芯级串联式设计,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7吨,可发射深空版新一代载人飞船和载人月面着陆器,用于载人月球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
技术创新:打造最强运载能力
长征十号火箭全长约90米,起飞重量2211吨,其芯级直径与长征五号的芯级一致,但高度比长征五号高近三分之一,其近地轨道运力达70吨,奔月轨道运力达27吨。该型火箭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与多种模块组合使用形成近地轨道40吨至70吨,地球同步轨道10吨至32吨的系列化型谱。
该火箭采用的新型技术包括泵后摆高压补燃发动机、高安全逃逸系统、轻质高强度新材料。其最大特点是可部分重复使用,这将大大降低未来太空探索任务的成本。
研发进展:稳步迈向2030目标
2024年6月14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成功完成了长征十号系列火箭一子级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验是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的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对一子级增压输送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性、推进剂加注流程、多机并联传力和环境特性等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
2024年11月,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模型在中国航展上首次亮相,展示了其5米级直径和一子级可重复使用的设计特点。该型号全长在载人状态下约为67.4米,载货状态下为66.4米,起飞重量约750吨,推力约892吨,一子级在回收状态下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4.2吨。
2030年登月目标:指日可待
长征十号火箭是实现2030年前载人登月目标的关键运载工具。它将用于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支持航天员在月球表面开展科学考察和技术试验。新一代载人飞船在执行登月任务时可搭载3名航天员,而在近地轨道飞行任务中则可搭载多达7名航天员。
随着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航天事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未来,这些先进的火箭技术将助力我国开展更为广泛的月球科学考察和技术试验,突破并掌握更多关键技术,如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以及人机联合探测等,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在载人月球探测领域的独立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