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地震:应急响应与救援行动全记录
定日地震:应急响应与救援行动全记录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迅速将应急响应升至一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也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
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立即组织投入各类应急救援力量1850余人、直升机3架,全力应对地震及余震带来的挑战。西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统筹调度西部战区官兵、公安干警、应急消防救援队伍及社会救援力量共计1.5万余人,进行了多轮地毯式全面排查。截至1月8日10时,已搜救出被困人员407人,受伤人员全部得到收治。
救灾物资迅速到位
首批中央救灾物资5800余件棉帐篷、棉衣被等已于7日晚运抵灾区,后续1.6万余件物资陆续抵达。各地援助资金达1.15亿元,为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灾区共设立224个转移安置点,搭建棉帐篷12730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75万人。同时,还调拨了大量取暖设施和生活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棉衣穿、有热饭吃、有干净水喝、有温暖的住所。
群众生活保障有力
在高原高寒地区,御寒保暖是受灾群众的基本需求。相关部门向安置群众发放了棉被、毛毯、棉大衣、棉衣棉裤、棉鞋等保暖物资25万余件,并配备了火炉、取暖器、电热毯等取暖设施。同时,通过各级调运保障米、面、油、蔬菜、牛羊肉、糌粑、酥油等食材供应,组织力量在灾区集中供应热菜、热饭、热水。
医疗救治方面,国家、省区、市、县四级共派出医疗救助队伍33支658人、救护车110辆,开展转运救治工作。建立分级救治体系,整合医疗救治力量,开通绿色通道,全力开展救治工作。目前受伤人员已全部收治,在院接受治疗人员91人,2名重症人员已转运至自治区人民医院救治。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北京、上海、甘肃、新疆、辽宁、陕西、湖北等省市区和社会各界纷纷援助西藏,截至目前,自治区已收到援助资金1.15亿元;日喀则市慈善组织接受捐助资金8387万元。此外,多所高校也迅速行动,启动受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工作。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开通研究生自然灾害临时困难补助通道,西北师范大学为30名日喀则籍学生发放每人1000元临时困难资助。
重建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西藏自治区已终止地震一级应急响应,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阶段。相关部门正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加大向灾区调运救灾物资,解决灾区急需问题,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灾情调查、灾害核查、综合评估,科学确定灾害范围和灾害损失,为灾后重建工作奠定基础。
这场地震救援行动展现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定日县灾区群众一定能够度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