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藏定日地震:3600余次余震中的科研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藏定日地震:3600余次余震中的科研进展

引用
南方周末
8
来源
1.
http://www.infzm.com/contents/286639?source=133&source_1=2
2.
https://hb.dzwww.com/p/p5kbRYYGx5.html
3.
http://www.81.cn/ss_208539/16364222.html
4.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5/0110/c1008-40399421.html
5.
https://news.cctv.com/2025/01/14/ARTIXCXEXCnNaROxTlwa9Vex250114.shtml
6.
http://www.cas.ac.cn/yx/202501/t20250108_5044468.shtml
7.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8078354-500006062229
8.
http://www.news.cn/local/20250114/a9ff85edbbac49fe933a1434b53ea133/c.html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余震活动持续不断。据中国地震台网最新数据,截至1月14日8时,共记录到余震3614次,其中最大余震达5.0级,震源深度10公里,距主震约9公里。

地震发生后,多家科研机构迅速响应,为灾区提供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响应,选派科技队伍赶赴灾区,并开展遥感解译和科技咨询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则派出了四支科研力量,分别在太阳能供暖系统修复、建筑安全性评估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现场调查发现了此次地震的一些重要特征。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专家在震区发现了地表大规模错动,朋曲、登么错沿线还出现了砂土液化现象。这些发现对于理解地震的破坏机制和评估次生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此次余震活动呈现正常衰减趋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孟潭指出,一般在较大地震发生之后,都会发生余震,余震的震级和频度会随着时间逐步降低,从目前余震序列的情况来看,衰减情况属于基本正常。

尽管余震频发,但得益于及时的应急响应和科学的救援措施,灾区情况总体稳定。一线救援人员正在全面清理民房废墟,灾区群众正在陆续从帐篷搬进活动板房。专家提醒,当前正值寒冬,需重视和预防次生灾害。

此次地震及其余震活动为地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科研人员正通过对余震序列的分析、地表破裂带的调查以及建筑物震害的评估,不断深化对地震活动规律的认识,为未来的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