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创中心引领四川现代农业新潮流
成都科创中心引领四川现代农业新潮流
2024年,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该中心在生物育种、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创新引领:五大领域齐头并进
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聚焦“生物育种、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山地农机、生物安全”五大研发领域,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在生物育种领域,中心引进王汉中院士、胡培松院士等4位高端战略科学家,开展特色水稻品种创制及油菜遗传改良选育。在邛崃、崇州等地建立示范基地1050亩,助力四川现代粮油产业发展。培育的“中生1号”“中农耳1号”食用菌新品种入选全国农业科技优秀成果,助力地方产业增收6600余万元。
设施农业领域,中心通过“四川简州大耳羊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研究发展丘区现代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利用植物工厂实现新鲜牧草的周年连续自动化生产,打造全国丘区作物育种平台及简州大耳羊羊肉菜肴产品研发中心。
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心联合新腾数致、铁骑力士等企业,攻克预制川菜工业化关键技术,开发4R预制川菜新产品。在生物合成领域,建立了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开发出3大类12种富硒微藻功能产品。
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新场景
成都科创中心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新场景。在山地农机领域,创制采摘机器人、轻简化收获装备、丘陵水果套袋机等智能装备,推动农业数字化建设。在崇州构建多元化休闲农业数字化治理“新场景”,创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人工智能决策方法。
生物安全领域,中心聚焦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化制药以及合成生物技术,与金河佑本共同创立中农金河佑本(成都)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与瑞普生物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安全性能高、效果显著且应用范围广泛的动物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成都科创中心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整县制深化合作、共建联合研究院公司、打造中试孵化基地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在新疆和田,中心帮助建设高效温室千余座,年产蔬菜7万吨,产值2.4亿,带动2000余农户及6000余人就业。在四川郫都、金堂推广高价值新品种增收6600余万元,在阿坝推广山地玫瑰技术,增收756万元,加工增效22%,增产值1760万元。
政策支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四川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2024年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四川省省级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提出,要构建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重点支持粮油生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四川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新建项目中省财政补助3000元/亩,改造提升项目补助2200元/亩。同时,支持农机作业通行条件建设,实施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推动“天府良机”薄弱环节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攻关。
展望未来:打造新时代“天府粮仓”
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实践,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中心将继续围绕五大研发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同时,四川也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四川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实力,更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四川现代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