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竟悄悄推高你的血压?
空气污染竟悄悄推高你的血压?
近期多项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可能悄悄推高你的血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暴露于空气污染,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特别是在雾霾天气频繁的城市,居民的血压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
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尤其是PM2.5,直径不超过2.5微米,可以深入肺部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超过20%的心脏病和血管疾病死亡案例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每年有超过3百万人因此丧生。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导致欧洲每年约有800,000人死亡,其中40%-80%的死亡案例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这些数据表明,空气污染已成为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威胁。
短期暴露的风险
短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中,会导致血压升高。202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高浓度的PM2.5会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甚至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组织改变。此外,极端天气条件,如热浪,与空气污染的协同效应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上升。
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和硬化。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大气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超过吸烟的危害,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
研究还发现,空气污染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等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老年人对环境暴露更易感,人口老龄化会增加人群的脆弱性和环境暴露的易感性,从而加重未来大气环境变化的疾病负担。
空气污染与其他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
空气污染与社会压力、感染性疾病一起,被列为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新风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加剧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例如,空气污染与社会压力的叠加,会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因素也会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环境因素往往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健康的饮食或吸烟)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保护自己?
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减少户外活动: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日子里,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和地点。
佩戴口罩: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确保其能够有效过滤PM2.5等细小颗粒物。
使用空气净化器: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关注天气预报:密切关注空气质量预报,根据污染程度调整日常活动。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减少压力,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抵抗力。
定期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专科医生的检查。
保护自己免受空气污染侵害,也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必要措施。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维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