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镇静治疗的注意事项
丙泊酚镇静治疗的注意事项
丙泊酚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镇静治疗。然而,使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基本使用原则和剂量指南
丙泊酚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不推荐使用固定剂量方案。成人麻醉诱导剂量为2.0~2.5毫克/公斤,注射时速度应缓慢持续。手术中维持输注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决定丙泊酚的用量,一般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度能达到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
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患者,麻醉剂量应适当酌减。不建议3岁以下幼儿使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
镇静治疗中的具体注意事项
丙泊酚仅有镇静作用,并没有止痛的作用,因此在临床麻醉中需要配合麻醉性镇痛药一起使用。在程序镇静和镇痛(PSA)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状态,预防并发症。接受过严格培训、有丰富PSA经验的医生能够对患者进行适当监测并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应选择自己最为熟悉且符合临床需求的镇静剂。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PRIS)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主要特征是严重的心肺抑制伴高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PRIS可表现出广泛的多器官累及,主要涉及成人和儿童的代谢和心血管系统,其它可累及器官系统还包括肝脏、肾脏和肌肉骨骼系统。
PRIS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降温、纠正电解质、控制心律失常、改善酸碱平衡等。对疑似PRIS者应立即停用丙泊酚,改用其他镇静剂替代。代谢性和乳酸性酸中毒可通过给予碳酸氢钠、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治疗。高血钾补液的同时考虑应用钙剂、胰岛素(可加葡萄糖) 、β2 受体激动剂、碳酸氢钠、降钾树脂。心脏抑制者可以通过心脏起搏、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升压药物来控制。
为了避免PRIS的发生,建议临床联合使用其他的镇静剂,尽可能降低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当重症患者需要长期输注丙泊酚镇静时,建议密切监测血液循环中PRIS的重要指标,如动脉血气、乳酸、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及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心功能障碍体征。
特殊人群的使用注意事项
儿童和成人使用丙泊酚有区别,需要特别注意。低氧饱和度,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持续性危重症,低龄、儿茶酚胺升高、先天代谢缺陷,使用皮质激素,体内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储存之间不平衡以及大剂量 、长时间应用丙泊酚是导致PRIS的危险因素。
临床医生需要意识到丙泊酚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或剂量不适当,可能导致PRIS。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对PRIS的危险因素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丙泊酚输注时间与剂量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