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孟小冬:余音绕梁叹冬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孟小冬:余音绕梁叹冬皇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65RB16S05566FH1.html

孟小冬,这位被誉为“冬皇”的京剧名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中国京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与梅兰芳、杜月笙之间的感情纠葛,更是为她的传奇人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位艺术大师的精彩人生。

余派嫡传,如日中天

孟小冬(1907—1977)出生于梨园世家,9岁随姨父(一说姑父)仇月祥学戏,专攻须生。未满12岁就在无锡登台演出,一炮而红。14岁开始,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共舞台献艺,其间还去菲律宾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1922年开始,有“全国第一琴”之称的孙佐臣开始为孟小冬伴奏并辅导,她的技艺更上一层楼。1925年,孟小冬在北京演出,迅速崭露头角,“长城”“丽歌”两家唱片公司还为她灌制了几张唱片。

孟小冬对余派剧艺痴迷,经常观摩余叔岩的演出,虚心向票友请教。1938年秋,她终于得偿夙愿,正式拜师余叔岩。此后五年,她潜心问道,尽得余派妙谛,被公认为余叔岩的传人中成就最高者。

著名京剧评论家丁秉鐩对孟小冬的评价极高,认为她的天赋好,嗓子五音俱全,膛音宽厚,女人而无雌音,是千千万万人中难得一见的。她的表演层次清晰、入木三分,唱做俱佳,被誉为“温文儒雅,俊逸潇洒”。

修到梅花,终究伤怀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首次合作是在北京电灯公司总办冯恕为母亲庆贺八十大寿的堂会上,两人配合默契。1926年下半年,两人又在堂会上合演《游龙戏凤》,演得活灵活现。

1927年初,孟小冬与梅兰芳在冯耿光的公馆里结婚。婚后,孟小冬深居简出,听唱机,练书法,跟鲍吉祥学余派戏。然而,这段婚姻却因种种原因最终破裂。

1933年,天津一家报纸刊出连载小说,影射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恩怨。孟小冬愤而在《大公报》连登三天《紧要启事》辟谣,并发泄对“负心人”的满腔怨忿。

晚年岁月

1947年8月30日杜月笙过60岁生日,适逢两广、苏北等地水灾,为祝寿与赈灾举办的京剧义演持续了十天,几乎所有的京剧名伶都汇聚上海,戏迷大呼过瘾。孟小冬的两场《搜孤救孤》,黑市票被黄牛炒得翻了五倍十倍,一些京剧名家也去观摩。她的唱腔酣畅淋漓,做功精妙细腻,赢得如雷掌声与衷心赞叹。这是孟小冬的绝唱,年方四十她就告别舞台。

1950年,杜月笙计划携家带口去法国,孟小冬轻声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一句话点醒杜月笙,他赶紧扶病与她结婚。

1957年,章士钊在周总理的托付下,到香港游说孟小冬,允诺让她到戏曲学校教课,但是孟小冬最终还是拒绝了。

1963年,北京京剧团到香港演出,主要演员有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行前受周恩来总理委托,邀请孟小冬回大陆观光。只可惜,这次演出,最终没能成行。

1967年,远在台湾的姚玉兰打电话给孟小冬,两人重归于好,孟小冬不久后移居台湾,再也没能有机会回到大陆了。

杜月笙临终前,给孟小冬就两条要求,第一不再唱戏,第二不要回大陆。这两点,她始终是坚守的。

甚至,据孟小冬在香港的邻居讲述,孟小冬在杜月笙死后甚至连化妆都不化妆了。

结语

孟小冬的一生,是艺术追求的一生,也是情感波折的一生。她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冬皇”的美誉,却也在感情生活中经历了诸多坎坷。她的故事,不仅是京剧艺术的传奇,更是人性的深刻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