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如何破解跨境电信诈骗?
AI技术如何破解跨境电信诈骗?
跨境电信诈骗:一场愈演愈烈的全球挑战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同比上升六成多。这一惊人的数据背后,是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持续高发态势。从缅北超大犯罪集团到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犯罪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给全球反诈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AI技术:反诈战场上的新利器
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AI技术正成为反诈工作的重要助力。全球首个应用于反诈的人工智能系统将于2025年1月由Swift推出。该系统将通过AI技术识别和检测每天海量交易中的异常行为,从而预防和打击全球范围内的跨境支付网络诈骗。
在中国,中兴通讯推出的“智御”反诈大模型系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该系统无需策略配置,开箱即用,自动识别非法短信,大幅降低现场策略运维的复杂度和工作量的同时,提升了非法短信识别的查准率与召回率,实现垃圾/诈骗短信的识、防、管、打一体化治理。
创新突破:从试点到商用的跨越
“智御”反诈大模型系统已经在多个运营商局点开展试点并快速转商用。在A运营商局点,系统上线后,诈骗短信拦截率得到显著提升,境外垃圾短信发送量从日均50万60万条断崖式下跌为日均2万3万条,预测准确成功率和拦截准确率最高可达99%。与此同时,有效减少了涉诈案件数量,2023年8月,境外涉诈案件环比下降64%。
在B运营商局点,国内终端发起短信(MO)总量400万条/天,全部进入“智御”系统。日均拦截11万条左右垃圾和诈骗消息,拦截准确率从57.25%提升到93.60%;误拦截比例从42.75%降低到6.4%。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AI技术在反诈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有效识别诈骗行为,如何应对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等。此外,要让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与金融机构完全信任这一技术,Swift需要建立强大的合作网络,并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AI治理框架。
然而,AI技术带来的突破不容忽视。它不仅提高了反诈效率和准确性,还为金融机构和普通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支付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合作的深化,AI将在全球反诈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信网络诈骗是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而AI技术的创新应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注入了新的希望。正如Swift首席创新官Tom Zschach所说:“AI在减少金融行业欺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这需要强大的合作。Swift有能力将金融组织凝聚在一起,共同利用AI技术为整个行业服务,我们对AI反诈系统的前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