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萧条的教训:如何应对现代经济危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萧条的教训:如何应对现代经济危机?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DAM7US055682JI.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3/doc-ineevkuw2765121.s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1-29/doc-incxsxxv2130289.shtml
4.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4-08-02/doc-inchfezh2095695.s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4A098LY00
6.
https://www.sohu.com/a/831418273_121455372
7.
https://www.sohu.com/a/848453607_130887
8.
http://www.alphantcapital.com/mobile_menus/wKzX3MelvofZGLw7R7vLF1Q/child_menus/yAvY53yVBks5Y67jqje6FZz/pages/6Z9V60m4xDtJ5GxogoYGFLa/desp/L1eD2BbjQrT7ekEKVQ8D
9.
https://jjxdt.ajcass.com/home/show?channelID=11900&itemID=84926
10.
https://econ.fudan.edu.cn/info/1024/25097.htm
11.
https://www.peopleweekly.cn/html/2024/wenshi_0313/199681.html

1929年10月29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二,美国股市突然暴跌40%,这场被称为“黑色星期二”的股市崩盘,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短短几年间,这场危机席卷全球,将数千万人推向失业、贫困甚至绝望的边缘。

01

大萧条:一场几乎摧毁美国的经济浩劫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是一幅令人心碎的图景。5000多家银行倒闭,8万多家企业破产,1400万工人失业,200万人成为流民。从纽约到芝加哥,城市街边随处可见丧失了抵押赎回权的漂泊农民和失业工人。华尔街的高层酒店,成了银行家们和炒股大佬们跳楼的“圣地”,每天都会响起“砰、砰”的声音。

在那个年代,美国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而等比例上涨。1920年代,资产泡沫上涨了4倍,但普通人的工资只涨了10%。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普通工人和农民并未分享到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那时候的美国,也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普通人毫无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02

罗斯福新政:从危机到重生

1933年3月4日,在资本主义大厦摇摇欲坠之际,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他一改联邦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自由放任的态度,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他在纽约州这个资本主义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州长任期内积累的资本主义结构性改革经验推而广之,扶资本主义大厦于将倾。

罗斯福新政通常被史学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新政和第二次新政。第一次新政主要通过放弃金本位、向银行体系注入充裕流动性恢复银行信用,并实施大量公共项目以工代赈稳住就业。这些紧急措施打断了债务-通缩螺旋,缓和了大规模失业引发的尖锐阶级矛盾和社会动荡。

第二次新政则更具深远影响。罗斯福从调节收入分配、规制金融资本与垄断资本、调整劳资关系、乡村复兴等方面入手,颁布了一系列具有长远影响的立法和制度化改革措施。这些改革不仅使美国经济在1939年超越了1929年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贫富差距收窄,中产阶级崛起,枣核型社会初见雏形。

03

当前经济危机:大萧条的影子?

进入2025年,一场新的“债市风暴”正在全球蔓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个月内飙升超过100个基点,现已逼近5%的心理关口,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罕见场景。英国、法国、巴西等国也因预算问题受到市场压力,全球债市动荡不安。

然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危机与大萧条有着本质区别。大萧条时期,美国国民经济几大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全都被破坏,而当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流动性紧张。更重要的是,经过大萧条的教训,各国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为应对危机提供了有力支撑。

04

历史的启示:贪婪与不平等的代价

大萧条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过度的贪婪和投机,以及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是危机的重要成因。正如罗斯福在1937年的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所描述的:“我看到成千上万个家庭试图依靠微薄的收入生活,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折磨。我看到千百万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对半个世纪以前的所谓文明社会来说都是不体面的。”

今天,当我们面对新的经济挑战时,大萧条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必须警惕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