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商职院举办乙肝预防教育讲座,9000余名师生共筑健康防线
江西工商职院举办乙肝预防教育讲座,9000余名师生共筑健康防线
2025年1月,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一场重要的健康教育活动——乙肝防控知识讲座。这场讲座由南昌县向塘镇卫生院公卫科传防部科长高紫茜主讲,面向全校师生普及乙肝防控知识。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乙肝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场讲座的举办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通常所指的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超过六个月以上,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为什么大学生需要特别关注乙肝预防?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及性活跃期,HBV暴露机会增加。作为集体生活的人群,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有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是乙肝疫苗免疫的空白人群,或保护性抗体不充分的人群。因此,提高大学生对乙肝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对于控制乙肝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 血液传播:如输血时输入受污染的血液,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具。
- 母婴传播:孕妇携带病毒可通过分娩传给婴儿。
- 性接触传播:通过阴道、肛门或口腔性交传播。
此外,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沾有微量血液的个人用品也可能导致传播。但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或水传播,也不会通过拥抱、握手等日常接触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乙肝?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接种前需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如果五项全阴,需要按照0、1、6的接种程序接种。因为乙肝疫苗是非活疫苗,不能在体内复制,三针的每一针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经多次注射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持久的抗体,使受种者得到保护。
除了接种疫苗,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医疗器具,尽量选择一次性器具或者经过严格消毒的重复使用器具。
- 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修脚刀等容易接触到血液和体液的个人卫生用品。
- 避免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孕期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婴儿出生后还应该尽早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母婴传播。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这场乙肝防控健康教育公益讲座,不仅提高了在校师生对乙肝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这场讲座的成功举办,也为其他高校开展类似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公益活动,为构建健康校园、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