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六大要点守护餐桌安全
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六大要点守护餐桌安全
春节前夕,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饮食安全指南。随着节日临近,食品消费进入高峰期,从选购年货到外出就餐,从家庭聚餐到网络订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注意食品安全。以下是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要点,帮助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食品选购需谨慎
选购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买“三无”食品。选购散装食品时,要检查售卖区域的卫生状况,确保食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外出就餐要留心
外出就餐应选择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厅,优先选择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场所。点餐时要谨慎选择高风险品种,如四季豆、凉菜冷食等。网络订餐时,要选择正规平台,注意查看商家证照信息,尽量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缩短食物运送时间。
家庭聚餐重安全
家庭聚餐时,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食品要烧熟煮透,特别是冷冻后的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冰箱储存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光盘行动”,避免浪费。
保健食品防陷阱
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轻信虚假宣传。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购,特别是中老年人要警惕各种促销陷阱。
农村聚餐严把关
农村集体聚餐要提前向当地监管部门报备,选择有资质的承办者,确保食品加工环境和设施符合要求。不加工制作高风险食品,使用符合标准的水源,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消费维权有途径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或就餐时,要索取并保留相关票据。如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提醒消费者要树立科学健康饮食理念,合理搭配膳食,适量饮酒,避免暴饮暴食。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要关注检疫信息,做好个人防护。不采购、接收、食用野生动物,不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野生植物,以防发生食物中毒。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欢乐的春节。让我们从食品安全做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共同营造一个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