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实践探索与社会影响
退休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实践探索与社会影响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这一政策旨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通过搭建建乡平台,畅通回引渠道,强化政策引导,吸引更多乡贤返乡参与家乡建设,共同规划、建设和服务家乡,营造浓厚的共建共享氛围。
退休干部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其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鼓励退休干部返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通过提供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减轻税费负担等方式,降低退休干部返乡创业的成本。同时,还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租金补贴和创业培训等措施,为退休干部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乡贤联络机制,定期与退休干部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退休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以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为例,该镇推出的“智汇泉”项目,以汇聚“五老”智慧、振兴“福泉”之地,助推重固镇实现经济与文化双重繁荣为工作愿景。近五年来,重固镇关工委坚持以“智汇泉”项目为抓手,团结带领全镇“五老”发挥优势作用,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重固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助推徐姚村、章堰村、新丰村、回龙村等北部乡村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助推重固镇成功打造连片振兴示范镇中充分彰显了“五老”特有的情怀与担当。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固镇通过组建“智汇泉·老书记工作室”,构建起了“1+2+8+N”的传帮带工作机制。即:以1个“智汇泉·老书记工作室”为平台,深度参与镇党委乡村培育青年优秀干部的“健将计划”;以雷爱慧、陈辉2名退休老书记领头的“鸿雁”“余辉”2支带教团队带教乡村年轻干部;以从乡村治理、农业服务、乡风文明等领域精心挑选的8名优秀退休老书记结对N名后备干部,深入乡村一线,因地制宜开展实地调研,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难题。实际工作中,镇关工委坚持每年结合老书记们的特长优势和青年干部的成长需求,精准匹配带教结对名单,精心制定个性化带教方案,跟进建实“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做实做细成长评估与激励等闭环工作,积极发挥好老书记工作室在培养青年干部中的“孵化器”作用。近五年来,先后结对培养了40名后备干部,其中16名乡村青年进入村居两委班子,有9人进入了镇各职能部门。
在乡村治理方面,重固镇通过设置“智汇泉·老党员服务岗”,组织有威望的老党员轮值协调处理村民纠纷、回应村民诉求、制定村规民约等,较好发挥了老同志在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新丰村村民顾先生与倪女士因房室通道问题发生的纠纷,在郑小菊和徐全龙两位老同志的反复考证核实,耐心调解下,最终握手言和。老党员们提出的推进重固镇开放休闲林地建设、完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等多个镇党代会提案,有效推动了民生工程提速、乡村振兴提档。目前,全镇62个党员先锋岗、72个党员责任区,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老党员负责。通过设置“智汇泉·五老宣传岗”,组织企业退休书记蔡能武、井冈山革命基地退休宣讲员黄志凤、重固中学高级教师叶志明等资深老党员,依托“初心讲堂”“文心固事”等宣教专栏,以村民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深入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弘扬社区新风正气,有效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通过“智汇泉”项目孵化组建的“重福银龄”五老志愿队,在移风易俗、平安维稳、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主动承担起了守护家园幸福的责任,唱响了银发生辉的美丽乐章。
在产业振兴方面,重固镇通过开展“智汇泉·荣归故里”行动,有效带动了735名老党员“亮身份、践承诺、进网格”,深入基层各个角落发光发热。按德高望重型、杰出成就型、科技知识型、热心公益型等不同类型,分类组建的“智汇泉·五老帮帮团”,采取“党支部+五老+农户”的模式,以田间课堂、实践教学、项目共育等方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像“青浦工匠”徐国建、从事菌菇生产多年的三农工作者杨开耀等科技专家、管理能人,不仅引导了天茸合作社食用菌生产、今萃无人农场稻米精深加工等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带动了更多“乡贤回归”,引领村民发展乡村民宿,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近年来,“五老”牵头解决农业技术难题8个,协助办理民生事实23件,完成乡村治理调研课题9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撑。2023年,结合帮帮团经验首推的“老书记出诊制”,通过“走入一线访、深入一线议、解答一线难”的形式,组织经验丰富的老书记定点联系乡村振兴创建村,积极为创建村“把脉开方”,共同化解村民反映的“揪心事”,治理过程中遇到“操心事”,办好助民惠民“暖心事”。
退休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退休干部对“老有所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认为退休后应该颐养天年,不愿意返乡参与乡村建设。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平台载体,使得退休干部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此外,部分退休干部在岗时长期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已形成职业习惯,返乡后难以适应农村工作环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退休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景依然广阔。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退休干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