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诗溯源|《满江红》【宋代·岳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诗溯源|《满江红》【宋代·岳飞】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5505360_122096325

《满江红》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传世佳作,这首词以其激昂的爱国情怀和悲壮的英雄气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及其历史争议。

202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执导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满江红》,不仅让观众在银幕上领略了南宋末年的风云变幻,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英雄岳飞及其传世名篇《满江红》的浓厚兴趣与深入探讨。

岳飞,这位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超凡的军事智慧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关于其传世佳作《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与神秘的话题。

电影《满江红》通过紧凑的剧情和丰富的角色塑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首词。影片中,南宋末年的风云变幻与岳飞精神的传奇故事交织在一起,让观众在震撼与感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岳飞的精神世界,以及《满江红》这首词所蕴含的深沉爱国情怀与悲壮英雄气概。

但是,回到历史本身,《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却并不是电影上讲述的是岳飞在狱中在墙上创作的。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满江红》的具体创作时间历史资料并未给出明确记载,这无疑为后人的探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难度。

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满江红》诞生于岳飞第二次北伐之后的岁月。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岳飞率军北伐,先后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等地,然而,由于孤军深入,粮草不济,他被迫撤回鄂州。在这片烽火连天的土地上,岳飞挥毫泼墨,将满腔的悲愤与豪情融入词中,创作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这种观点,因词中的意境与岳飞当时的境遇高度契合,而显得颇具说服力。

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认为,《满江红》是岳飞在入狱前夕的悲壮之作。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岳飞再次率军北伐,取得郾城、颍昌大捷,进军朱仙镇,胜利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宋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等人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岳飞班师。岳飞无奈撤军,前功尽弃,满腔的悲愤与无奈化作笔下流淌的墨香,成就了《满江红》这一传世佳作。词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句,似乎也在诉说着岳飞对功名的淡泊与对征途的无奈。

当然,也有专家对上述两种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三十功名尘与土”中的“三十”可能并非确指,而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至于岳飞在狱中写《满江红》的说法,虽富有传奇色彩,但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事实上,岳飞于1142年在临安大理寺监狱被害,而关于《满江红》的记载,直到明朝才被人重新发现。

虽然,关于岳飞《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无定论。但无论何种观点,都无法否认这首词所蕴含的深沉爱国情怀与悲壮英雄气概。岳飞的一生,是抗金复国的一生,是忠君爱国的一生。他的事迹,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或许无法还原每一个细节,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感受那些伟大人物的精神风貌。岳飞与《满江红》,正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的典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