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丽蓉离世24周年:怀念这位带给观众无数欢乐的"小品皇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丽蓉离世24周年:怀念这位带给观众无数欢乐的"小品皇后"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3889262_120975744
2.
https://www.sohu.com/a/765802130_121170145
3.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732857/
4.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727807/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FCNJ6105198CHE.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9%E6%B1%89%E6%9E%97/6306283
7.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4/doc-inefzmwk4198722.s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0A07Y6W00
9.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311456.html

2024年7月17日,是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离世24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她的老搭档巩汉林再次发文悼念,一句"怀念赵妈"道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从1988年到1999年,赵丽蓉共登上春晚舞台8次,留下了《打工奇遇》《如此包装》《老将出马》等经典作品。她那唐山味的普通话、亲切和蔼的面容、自然流畅的表演,至今仍深深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01

从评剧演员到春晚小品皇后

赵丽蓉原本是一名评剧演员,从小就学习京剧、河北梆子、杂耍等,评剧更是她的拿手好戏。在评剧院里,据说有60%的角色她都能胜任,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能多面手。从86版《西游记》中的车迟国皇后,到电影版《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1988年,赵丽蓉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开始了她的小品生涯。她塑造的多是妈妈、乡下妇女等角色,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角色却因为她的演绎而熠熠生辉。她将评剧、RAP、流行歌曲等元素融入小品,不断创新,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对每一个节目都精益求精,反复排练上百遍,逐字逐句地把控,绝不允许自己在舞台上出错。

02

经典作品永流传

赵丽蓉的小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更在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打工奇遇》中,她用"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的台词,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假冒伪劣现象;在《如此包装》中,她通过"点头YES摇头NO"的rap,揭示了文化包装中的形式主义;在《老将出马》中,她用"探戈就是探啊探这走"的舞蹈,展现了老年人对时尚的追求。

03

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赵丽蓉对艺术的追求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在《如此包装》中,她因病不得不在舞台上单膝跪地,这个本是"失误"的动作,却被她巧妙地转化为笑料,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仍牵挂着舞台,告诫巩汉林"做这一行一定要讲究,不要将就"。

04

怀念与启示

近年来,春晚小品的质量饱受诟病,观众纷纷怀念赵丽蓉等老一辈艺术家。近期,巩汉林的新剧《我家娶了花木兰》上线,却因剧情俗套、制作粗糙而遭到观众吐槽。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能经久不衰,而新一代的作品却难以获得认可?

或许,答案就在赵丽蓉的艺术精神中。她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对观众的深切关怀,都是当下喜剧创作所缺乏的。正如她所说"做这一行一定要讲究,不要将就",真正的艺术创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

赵丽蓉虽然已经离开我们24年了,但她的艺术精神和经典作品将永远留在观众心中。在这个怀念赵丽蓉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她的经典,感受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对观众的深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