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蛇咬伤高发,教你急救妙招
夏秋蛇咬伤高发,教你急救妙招
夏秋季节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也是蛇咬伤事件的高发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例蛇咬伤病例,其中约10%为毒蛇咬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蛇咬伤后的正确急救措施
- 保持冷静,限制活动
被蛇咬伤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奔跑。因为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从而加快毒液扩散。同时,要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尽量保持伤口低于心脏位置,减少毒液回流。
- 结扎伤口近心端
在伤口近心端(即靠近心脏的一端)用绳子、布条等物品进行结扎,可以减缓毒液扩散。但要注意结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正确的结扎程度是:远心端可以摸到动脉的搏动,类似于在医院抽血化验时用橡胶管绑的松紧度。每隔15-20分钟需要放松1-2分钟,以防长时间捆绑造成组织坏死。
- 冲洗伤口
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毒液和污物。如果有条件,可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安多福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残留的毒液。
- 尽快就医
做完初步急救后,应立即送至有抗毒蛇血清的医疗单位接受救治。在就医途中,尽量保持平静,不要自行处理伤口(如切开、挤压等),以免加重伤害。如果可能,携带蛇的照片或描述给医生,以便医生判断蛇的种类和毒性,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 穿着防护
在蛇类出没的区域活动时,应穿长衣长裤和高帮鞋子,并将裤脚绑紧。尽量不要使皮肤裸露在外。在林区行走时要戴好帽子,防止悬挂在树上的蛇因为碰到人的脖子而咬人。
- 使用棍棒探路
如果需要穿过草丛等蛇类可能藏身的地方,可以用棍棒边打边通过,达到“打草惊蛇”的目的。不要随意翻动石块、木头等蛇类可能藏身的地方。
- 避免夜间活动
蛇类在傍晚和夜间活动较为频繁,应尽量避免在这些时段进入蛇类栖息地。如果必须在夜间活动,应携带手电筒,照亮前方道路。
- 使用驱蛇药物
大多数蛇害怕硫磺和雄黄的味道,可以准备一支硫磺软膏,涂抹在脚部和小腿上。也可以携带一些驱蛇药物,如驱蛇粉、驱蛇丸等。
纠正错误认识
- 不要用嘴吸伤口
传统观念认为可以用嘴吸出伤口中的毒液,这种做法是错误且危险的。因为口腔黏膜更容易吸收毒液,可能导致施救者中毒。同时,口腔中的细菌也可能导致伤口感染。
- 不要用火烧伤口
虽然有观点认为火烧可以破坏蛇毒中的蛋白质,但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火候,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而且,火烧并不能完全消除蛇毒,反而可能加重伤情。
- 不要轻易切开伤口
除非经过专业培训,否则不建议自行切开伤口排毒。错误的切口可能导致伤口感染或加重损伤。如果需要切开伤口,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 不要轻易使用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的重要药物,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种类的蛇需要使用不同的抗蛇毒血清,使用前需要进行皮肤试验,以避免过敏反应。因此,被蛇咬伤后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使用抗蛇毒血清。
总之,夏秋季节在户外活动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遇到蛇类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一旦被蛇咬伤,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同时,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蛇咬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