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怎么办?照护方法与预防复发全攻略
食物中毒怎么办?照护方法与预防复发全攻略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摄入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引起。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状、照护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食物中毒一般经过2~3天就会渐渐好转,较严重则可能要7~10天。若患者为年长者、幼兒或孕婦,或症状持续数天仍未好转,有血便和膿便,建议就医治疗。通常医师诊断,会透过问诊了解症状、检验尿液、粪便或呕吐物以查明中毒来源,并对症下药,看是否需要开立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同时确保病患水分摄取充足,避免因频繁腹泻和呕吐而脱水。
食物中毒照护方法
在照护方面,中毒患者感到恶心或呕吐时,需暂时停止进食,让胃休息一段时间,并持续补充水分或电解质,其照护原则与肠胃炎相似。患者与照护者需仔细观察症状变化,若发现症状恶化,应立即就医,可能已摄入危险毒物,需接受专业治疗与照护。
青少年及成年人发生急性肠胃炎时,因抵抗力佳,对急性肠胃炎就是休息和补充足够的水分,假如喝水不会恶心想吐,就谨记多补充水分,绝大多數患者在家休息即能自愈,不一定要就医。
成人要如何判断什么情况下需就医?通常若持续上吐下泻,脱水情况太严重,就需要医护人员协助。 如果是老年人、慢性病体弱者及5岁以下幼兒,则建议一定要就医寻求医师意见,如果发生急性肠胃炎前有特别旅游史或吃過什么特殊食物务必告知医师。
食物中毒的治疗照顾
- 有上吐下泻等症狀,急性期醫師通常會建議禁食(包括飲水)約6~8小時,使腸道休息,可給予水漱口及濕潤嘴唇。但若進食不會引起上吐下泻症狀,則無需禁食。
- 病人卧床休息可能呕吐时,为保持呼吸道畅通,可让病人维持侧卧姿势休息。
- 呕吐后以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不适感。
- 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已改善时,可饮用温开水少量(约200c.c.)安静休息30分钟,若无不适,可开始进食少量清淡饮食,主要是能让肠胃在30分钟内就能排空、而且不刺激的「易消化食物」,如白吐司或白饭等容易消化、容易入口的食物,并避免油膩。嬰幼兒可將配方奶濃度減半餵食。
- 避免高糖类及乳制品,甜食、含糖饮料、糖果等高糖类食物会增加肠液渗透压,当肠发炎时对单糖的吸收力下降,腹泻会更严重。而国人常有乳糖不耐症,牛奶等乳制品可能引起腹泻。
- 宜食用温热、纤维少、低脂、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忌酸、辣,并少量多餐。
- 若腹泻呕吐症状持续改善,可逐漸恢復原來飲食。
- 避免食用易发酵产气的食物,例如豆浆及奶类制品都宜避免。
- 避免暴饮暴食、吸烟、喝酒,应细嚼慢咽。进食后应安静休养。
- 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例如心跳加快、尿量减少、唇干、皮肤干燥,可多补充水液或运动饮料,但运动饮料要和开水以1:1稀释后才能饮用。
- 病程平均为1~3天,如果症状持续但无恶化现象,请放心服用药物,并请门诊追踪治疗。
- 经常洗手以避免疾病传播。保持肛门附近的皮肤干燥。
预防复发的照顾措施
有些食物中毒可能是有传染性的,例如诺罗病毒、伤寒、霍乱,或是可能扩大污染的细菌性感染,要注意以下照护措施,以预防反复感染复发,并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1. 照顾患者后应用肥皂和自来水彻底洗手。
2. 清洗及消毒被呕吐物、排泄物弄脏的床单、衣物和周遭环境。
3. 清洗时建议戴口罩和手套。
4. 擦拭的纸巾或抹布要密封于垃圾袋后再丢弃。
5. 用热水(高于85℃)或漂白水清洗环境且彻底抹干。
资料来源:好心肝.台大医院新竹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