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苗冷链管理:如何正确储存和运输疫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苗冷链管理:如何正确储存和运输疫苗?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011953
2.
https://dichbio.com/who-pqs-standards-and-stability-budget/
3.
https://vaccine.vip/shingrix-storage-and-handling/
4.
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10/common/content/content_1873983900675067904.html
5.
https://www.gdspma.org.cn/va-info/1258.html
6.
https://honglusys.com/solution/vaccine-logistics-temperature-monitoring/
7.
https://www.liebherr.com/zh-tw/%E5%86%B0%E7%AE%B1-%E5%86%B7%E5%87%8D%E6%AB%83/%E5%86%B7%E5%8D%BB%E7%96%AB%E8%8B%97%E6%87%89%E7%94%A8-3648207
8.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5-1/20250117032810741.htm
9.
https://www.sas.com/zh_tw/solutions/cloud/microsoft-azure/solution/cold-chain-integrity.html
10.
http://mpa.gd.gov.cn/xwdt/xwfbpt/mtzx/content/post_4657556.html

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随着全球对疫苗接种的关注不断增加,正确的疫苗储存和运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疫苗储存运输的基本要求、冷链管理的难点、技术进展以及实际案例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确保每一剂疫苗都能发挥最佳效果。

01

疫苗储存运输的基本要求

不同类型的疫苗对储存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莫德纳(Moderna)新冠疫苗需要在-20°C的条件下储存长达6个月,而在2-8°C的标准冷藏条件下最多可保存30天。相比之下,辉瑞(Pfizer)与BioNTech研发的新冠疫苗则需要在-70°C的超低温条件下储存,这给冷链支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此外,Shingrix(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必须存放在冰箱中,但不能冷冻,如果被冷冻则需要立即丢弃。

为了满足这些严格的要求,疫苗的储存和运输需要配备专门的设施设备。例如,冷库需要配备自动温度监测、调控、记录及报警系统,并备有备用制冷机组或发电设备。冷藏车则需要能够自动调控并记录温度状况。此外,所有使用的冰箱等设备都必须是医用级的,并在启用前达到所需的温度。温度监测设备的精度要求很高,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02

疫苗冷链管理的难点

疫苗对温度极其敏感,任何温度偏差都可能导致疫苗失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处理不当的疫苗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还需要重新接种,更重要的是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疫苗的冷链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疫苗的配送环节繁多,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较大。例如,在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配送通常由不同的主体承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冷链风险管控存在不足,缺乏统一的指南和操作细则。虽然一些省份已经实现了对疫苗存储设备的温度监测,但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控仍然不够完善。此外,疫苗冷链管理相关的人力资源建设也相对滞后,专业人才短缺,培训不足,应急处理能力较弱。

03

最新的技术进展和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疫苗冷链管理的挑战,国际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WHO制定了预认证质量存储标准(PQS),确保用于存储和运输疫苗的设备符合严格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冰箱、冷藏箱、温度监测设备等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为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了采购参考。

另一个重要的创新是“稳定性预算”概念的引入。稳定性预算定义了药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以承受的温度偏差范围,以及在这些偏差下仍能保持有效的时间。这种量化的方法使得药品的温度管理更加科学和灵活,有助于在发生小的温度偏差时做出实时决策。

在信息化方面,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疫苗冷链全程电子追溯系统的建设。通过扫码和手工输入等方式,实现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全程追溯。同时,地方也在积极探索跨地区的疫苗信息互联互通,以提高管理效率。

04

实际案例分析:我国疫苗配送模式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我国疫苗配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免疫规划与非免疫规划疫苗配送管理分离,集约化程度低
  2. 配送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 冷链风险管控存在不足,缺乏统一的指南和操作细则
  4. 信息系统建设分散,影响全程追溯管理

以我国为例,免疫规划疫苗主要采用逐级配送模式,即从省级CDC逐级分发至地市、县区级CDC和接种点。这种模式虽然确保了疫苗的可及性,但配送链条长、节点多,效率不高,成本逐级增加。据统计,免疫规划疫苗从省CDC到地市CDC、地市CDC到县区级CDC,再到县区级CDC到接种单位的平均配送成本分别为0.14元/剂、2.47元/剂和4.99元/剂。

非免疫规划疫苗则由各县区级CDC在省级平台下订单采购,之后由厂商直接配送或委托第三方配送至县区级CDC,再运输到各接种点。这种模式下,配送成本包含在疫苗报价中,导致市场价格降价空间有限,尤其影响偏远地区的疫苗可及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借鉴国内外的实践和管理经验,完善疫苗配送相关法规,推动政府、行业和企业多方联动。同时,配套出台详细的实施指南和技术标准,在条件成熟地区探索优化委托第三方配送疫苗的模式。对于偏远地区,可通过优化疾控冷链配送基础设施覆盖非免疫规划疫苗,实现疫苗配送的全程统一管理。此外,加强疫苗配送、冷链监测和疫苗使用信息系统的集成,加强疫苗冷链人力资源建设,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保障疫苗配送和使用的安全性。

05

结语

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从设施设备、温度监测、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疫苗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安全和有效性,从而保护更多人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