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秘:新疆木乃伊佩戴的"项链"揭示古代文明交流密码
《Nature》揭秘:新疆木乃伊佩戴的"项链"揭示古代文明交流密码
近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中外科学家联合进行的重要研究,揭示了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出土的神秘木乃伊所佩戴的奶酪项链的惊人秘密。这些距今3500年的奶酪样本,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更蕴含着关于古代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线索。
意外的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
在新疆小河墓地,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其颈部佩戴着一串独特的"项链"——数块鹅卵石大小的淡黄色物质。经过科学鉴定,这些看似普通的物质竟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
科技突破:从微小样本中提取关键信息
为了揭示这些古老奶酪的奥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领衔的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的DNA捕获技术。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们成功从这些微小的样本中提取并重建了完整性高达92%的微生物基因组。
惊人的发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通过对奶酪中开菲尔乳酸菌的DNA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小河墓地的开菲尔乳酸菌与西藏和东亚地区的菌株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与欧洲和太平洋岛国的菌株则属于不同的分支。这一发现表明,可能存在一条从新疆通往西藏及东亚地区的早期文化传播路线。
文化的交融:古代民族的交流网络
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了更复杂的文化交融图景。在三个奶酪样本中,有两个含有奶牛的DNA,而另一个则只含有山羊的遗传物质,且与古中亚地区的山羊样本高度相似。这表明当时可能存在广泛的家养动物交流网络。
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古代人类迁移方式和思想传播的重要见解,还展示了文化交流并不总是伴随着遗传关系。正如付巧妹研究员所说:"随着人类的迁徙,开菲尔奶酪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开来,这可能是因为它的发酵作用降低了乳制品中的乳糖含量,这样一来,青铜时代有乳糖不耐的人群——包括小河人中的那些——也能更好地食用它们了。"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古代奶酪的制作工艺,更为我们理解青铜时代的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线索。它告诉我们,早在3500年前,新疆塔里木盆地就已经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而这些看似普通的奶酪,正是古代文明交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