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食指南:守护你的身心健康
春节饮食指南:守护你的身心健康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共享团圆之乐。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如何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呢?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俊雄提醒大家,春节期间要注意饮食有节,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
饮食有节,切忌暴饮暴食
《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美食,很容易出现暴饮暴食。过度进食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问题,甚至有人“吃伤”了胃。
王俊雄医生建议,春节期间,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有节:
注意适量进食:做到“浅尝辄止”,每餐吃到六七分饱即可,尤其避免长时间进食高脂、高热量、高糖的食物。
多摄取膳食纤维: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比如在年夜饭中增加凉拌菜、蒸蔬菜的比例,可以帮助肠胃消化。
避免酒精伤胃:大量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反酸烧心、胃痛等问题。喝酒后可适量饮用蜂蜜水,帮助促进酒精代谢,切勿过量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饮品。
起居有常,遵循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倡导“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生的关键。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娱乐活动较多,很多人的作息时间完全打乱了,熬夜成了春节期间的常态。中医认为,夜晚是人体阴气生长的时候,早睡可以顺应阴气的生长,养精蓄锐。而早上阳气生发,使人精神饱满。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康特别提醒,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春节期间切忌熬夜。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调节压力荷尔蒙,减少血压波动的风险。即使是健康人群,熬夜也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等丰盛的饮食容易导致气血不畅,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饭后半小时可以散步,既能帮助消化,又能呼吸新鲜空气。
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在春节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学会调整心态,以平和乐观的态度面对。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王鑫医生建议:
正念练习:通过呼吸调节、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帮助放松心情。
适度社交:在应酬和个人休息之间找到平衡,不勉强自己参加所有活动。
恢复规律作息:提前1-2天调整假期紊乱的作息,逐渐恢复到工作日模式。
特殊人群饮食建议
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建议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汤等。同时,注意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以预防慢性疾病。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均衡的营养摄入。春节期间,应避免给儿童过多食用油腻、高糖、高盐的食品,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慢性病患者: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控制相关指标的摄入,如盐分、糖分等。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团聚的节日,而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则是我们享受这个节日的重要保障。通过注意食材选择、饮食搭配、烹饪方式、饮酒安全、饮食卫生以及特殊人群的饮食建议,我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