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跨境电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通过实施“电商兴县”战略,目前注册网店已达4万余家,带动就业8万余人,年销售额突破150亿元。这一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跨境电商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政策引领,搭建跨境电商发展框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县域电商发展。例如,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培育农村电商主体,优化农村电商生态。
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推出各具特色的扶持措施。山东省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经济,创新电商发展模式,以“电商+”赋能县域,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五莲县作为山东省第一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依托区域优势和政策高地,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县域产业深度融合。
模式创新,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有效模式,为跨境电商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肃宁模式: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肃宁县通过大力实施“电商兴县”战略,持续强化人(人才)、货(货品)、场(场地)、仓(仓储)、流(物流)、展(会展)六大要素支撑,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目前,肃宁县鱼竿、渔具线上销售率达85%,纺织服装线上销售率达80%,乐器线上销售率达40%,年销售额超150亿元。
五莲模式: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双轮驱动
五莲县创新采用O2O+OMO模式,深度链接多元化资源,按照SBBC运营模式,帮助企业将跨境开店、通关物流服务功能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福世博跨境电商项目上线不到一个月,累计销售苹果、蜜桃等五莲本地特色农产品近7000单,销售收入约20万元。
莱芜模式:党建引领+合作社联合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成立“青苗创客联盟”,由党建引领,农业农村、经贸等多个部门联合打造苗山镇乡村振兴服务基地。企业现安置就业200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建立3支直播团队,日均销售600余单,年营销额达300余万元。
直面挑战,破解发展瓶颈
尽管跨境电商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基础设施不足:部分偏远地区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影响电商效率。
- 人才短缺:缺乏既懂电商又熟悉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
- 品牌建设薄弱:多数县域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产品附加值低。
- 资金压力:初期投入大,中小企业融资难。
多措并举,推动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挑战,各地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直播基地、电商产业园,优化物流网络。例如,金郝庄镇已建起直播电商产业园2个、综合性电商产业园1个、云仓1万余平方米以及镇级物流中心1个。
- 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电商人才。例如,五莲县电商工作加大项目引育,引导电商企业不断创新丰富发展业态,拓宽营销渠道,福世博跨境电商产业园、科技学校数字直播实践中心等项目的先后落地。
- 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肃宁县打造并推广区域公共品牌——“肃心匠作”。
- 金融支持:创新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例如,互联网普惠农金业务发展与农村电商引流规划。
跨境电商正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通过政策引导、模式创新和难题破解,这一新业态必将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