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介入呼吸病学与肺癌专场精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介入呼吸病学与肺癌专场精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ac813cef-0a9b-41c7-9c01-86941662c6a9

介入呼吸病学专场

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冲教授介绍了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引进虚拟导航(VBN)和电磁导航(ENB)设备,但仍有38.9%的医院没有这些设备,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偏高。预计2023—2027年,中国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RAB)市场将增长近57%。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结合其他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未来可能成为治疗肺外周病变的主流方法。

肺大疱的综合处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静教授介绍了肺大疱的形成原因、预防和管理措施。肺大疱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吸烟、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感染或治疗因素有关。肺大疱的诊断依赖于胸部X光、CT、肺功能检查和肺通气灌注扫描。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调整,可能包括吸入药物治疗、氧疗、外科手术治疗、内科胸腔镜治疗及经支气管介入治疗,晚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

纵隔冷冻活检技术的应用进展及思考

中日友好医院侯刚教授介绍了纵隔冷冻活检技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研究显示,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隧道冷冻活检术(EBUS-TTCB)较EBUS-TBNA具有更好的诊断灵敏度,且安全性良好。但在疑诊淋巴瘤、结节病的患者,以及初次EBUS-TBNA失败或者取材样本不足以完成分子诊断的患者中可以考虑EBUS-TBMC。

结核所致气道疾病治疗技术创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述良教授团队在结核后气管支气管狭窄(PTTS)的治疗中取得了新突破,他们采用了创新的内外科联合手术方法,即通过外科中央气道游离引导呼吸内镜技术处理复杂的主支气管瘢痕闭塞。这种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开胸,游离出主支气管,并在外科直视和引导下,使用呼吸内镜实施瘢痕消融再通术。这一技术为传统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避免了肺切除手术,同时保留了肺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提高气道支架设计的准确性和治疗成功率,团队还开发了SODA(Software for Obtaining Dimensions of Airway)软件,基于胸部CT图像和计算机算法,自动测量大气道的尺寸参数。这些测量结果为个体化气道支架设计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长期放置支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SODA软件的应用,标志着气道疾病治疗在个性化和精准医疗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肺癌专场

肺结节多维度评估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赵微教授团队在肺结节评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将影像组学、影像基因组学和影像免疫组学与涵盖基因组、蛋白质组、甲基化组、呼出气组的生物组学进行融合分析,构建了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与预测模型,最终形成肺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临床决策系统。验证及比较证实,多组学模型对肺结节评估性能优于单一组学。

肺癌共病慢阻肺的临床治疗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兰芬教授介绍了肺癌合并慢阻肺病(LC-COPD)患者的治疗策略。研究显示,COPD和肺癌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致病机制,包括吸烟、炎症途径、氧化应激和肺生态失调等。LC-COPD患者的治疗管理策略应基于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展、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综合实施。

本文原文来自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