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研所推荐:教孩子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首都儿研所推荐:教孩子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提醒,在寒假期间,孩子们独自在家时容易发生食物卡喉窒息的情况。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有效应对这种紧急情况,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该方法包括自救法和他救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一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国胸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于1974年发明,用于处理气道异物梗阻的紧急情况。这种方法通过冲击腹部,产生向上的压力,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气流,从而将堵塞气管的异物排出。
不同人群的急救方法
1岁以下婴幼儿: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法
右手固定婴儿下颌和头部,让婴儿趴在前臂上,前臂放在大腿上,保持头低臀高。用手掌根部快速有节奏地叩击婴儿双侧肩胛骨之间5次。翻转婴儿,用中指和食指按压胸部5次。重复上述动作,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标准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放于肚脐上方两指位置。一手握拳,拳心朝内,另一手抱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腹部。持续挤压直到异物排出。
孕妇及肥胖人群:胸部冲击法
将双手放在患者腋下,前胸中央位置。一手握拳,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冲击胸部。持续快速冲击,直至异物清除。
昏迷患者:心肺复苏法
将患者仰卧,头颈后仰,观察呼吸。尝试人工呼吸。如有阻力,进行腹部推压或手指清除。
自救方法
弯腰靠在固定水平物体上,用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椅子靠背、桌子边缘等均可作为工具。
实际案例
在广东顺德,一名1岁多的男婴在吃果冻时突然卡喉后窒息,虽然父母在家已采取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但送到当地医院时,孩子心跳已经停止。虽然经过40分钟的抢救,不幸的是,由于窒息时间太长,孩子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海姆立克急救法虽然有效,但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家长应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果冻、坚果等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如何预防儿童异物卡喉?
- 选择安全的食物:幼儿应避免食用带刺的鱼肉,坚果类食物应碾磨成粉或煮软碾碎后再食用。
- 培养良好习惯:教育孩子细嚼慢咽,避免大块吞食。
- 创造安全环境:家中尽量不放置硬币、纽扣电池等易被误食的小物件。
- 端正进食姿势:进食时孩子应端坐,避免在跑动或哭闹时进食。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但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一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