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防诈小课堂 | “帮信罪”常见类型,这些行为很危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防诈小课堂 | “帮信罪”常见类型,这些行为很危险!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62789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而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一个罪名。其中,与"两卡"(手机卡和银行卡)相关的犯罪行为尤为常见。本文将详细介绍"帮信罪"中"两卡"类犯罪的具体类型、相关罪名、典型案例以及防范措施,帮助大家提高警惕,远离违法犯罪风险。

"帮信罪"常见类型

"帮信罪"的常见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两卡"类、"跑分"类、"吸粉"类。其中,收购、出售、出租"两卡"的行为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帮信罪"适用最多的一种类型。

什么是"两卡"?

"两卡"指的是手机卡和银行卡,具体包括:

  • 通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的各类手机卡及物联网卡
  • 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银行卡、单位银行账户及结算卡
  •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

"两卡"犯罪涉活动主要包括哪些?

  1. 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卡(含企业对公账户及其单位结算卡、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账户)、电话卡(含物联网卡、流量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
  2. 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3. 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或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转移、隐匿涉案资金。

"两卡"犯罪涉及罪名

  1. 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在两卡犯罪中,非法出租、出售、购买的电话卡、银行卡等可能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从而触犯诈骗罪。

  2.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此罪名涉及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掩饰、隐瞒行为。在两卡犯罪中,若明知是犯罪所得而帮助其掩饰、隐瞒,如通过购买的银行卡进行资金转移等,可能构成此罪。

  3.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该罪名主要针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在两卡犯罪中,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卡等行为,扰乱了信用卡管理秩序,可能触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4.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情节严重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两卡犯罪中,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等行为可能触犯此罪。

"两卡"类犯罪案例

  1. 黄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2023年12月,在网友的邀请下,黄某某明知对方可能从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仍出借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并从中获利8000元。2024年2月,黄某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刑事拘留。根据公安部两卡人员惩戒规定,五年内暂停其银行非柜面业务,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同时将违法犯罪行为记录至个人征信。

  2. 张某某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2024年2月,张某某在朋友介绍下,将名下的银行卡借予他人使用。在明知对方可能从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情况下,帮助犯罪分子在银行取现,获利3000元。4月21日,张某某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拘留。根据公安部两卡人员惩戒规定,五年内暂停其银行非柜面业务,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同时将违法犯罪行为记录至个人征信。

  1. 鲁某某因涉嫌诈骗罪案
    2024年4月初,鲁某某在明知对方可能从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使用自己名下的手机卡帮助犯罪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再以电话对电话的形式帮助犯罪分子对受害人实施诈骗,非法获利12000元。4月17日,鲁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拘留。根据公安部两卡人员惩戒规定,对其实施关停名下等级的所有移动电话号码,且两年内限制其身份证件办理移动电话新入网、过户等业务。

如何避免入坑"两卡"类犯罪?

  1. 增强个人防范意识
  •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网银U盾等个人信息和物品,避免泄露。
  • 不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
  •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和邮件,不随意点击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
  1. 规范使用两卡
  • 通过正规渠道办理手机卡、银行卡等业务,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等,避免被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 在使用ATM机等自助设备时,注意安全防范。
  1. 加强法律意识和监管
  • 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法治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两卡违法犯罪的警惕性。
  • 严格落实实名制登记制度,确保手机卡、银行卡等账户的实名制登记准确无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1. 加强宣传教育
  • 学校、社区等基层组织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避免成为"两卡"违法犯罪的受害者或参与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