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预防心绞痛?心血管专家为您支招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心绞痛?心血管专家为您支招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据统计,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的80%,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发病率可增加2%以上。其中,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旺苍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邓仕富医生提醒大家,通过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为什么秋冬季节心绞痛高发?
秋冬季节心绞痛高发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低温刺激:秋冬气温较低,低温会刺激冠状动脉收缩甚至痉挛,减少心脏供血,从而诱发心绞痛。
血液粘稠度增加: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加快,如果补水不及时,血液会变得粘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绞痛风险。
饮食不当:天气转冷后,人们往往倾向于摄入更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火锅、炖肉等,这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生活方式改变:秋冬季节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加上节日应酬增多,容易出现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情况,这些都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有效预防心绞痛?
控制钠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减少加工食品和外卖的摄入。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少吃油腻、高热量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注意避免在寒冷天气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早晨。
保持良好心情: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心血管健康,增加心绞痛风险。建议尽早戒烟,适量饮酒。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遵医嘱服药,控制病情。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胸部,避免冷风直吹。外出时戴好帽子、围巾,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时段。
合理用药: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
秋冬季节是心绞痛的高发期,但通过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邓仕富医生提醒大家,预防心绞痛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重视定期体检和遵医嘱用药。如果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