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用药新指南来了!
社区高血压用药新指南来了!
2024年8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高血压领域的一件大事。新版指南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不仅增加了13项新内容,更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群的高血压特点和研究数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新版指南的四大亮点
高血压诊断标准维持不变,但强调更严格的血压控制目标:新版指南继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为诊室血压≥140/90 mmHg,但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该降至<130/80mmHg。
保留3级高血压分级:考虑到我国3级高血压患者超过2000万人,这部分患者的诊断和干预策略与风险较低的1、2级高血压有着显著不同,需要特别关注这部分患者并进行积极监测与治疗,避免发生靶器官损害。
重视中国人群的危险因素:指南特别强调了高盐饮食、肥胖、增龄等我国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分别给出了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纳入中国人群研究数据:超过36%的参考文献第一作者为中国学者,并纳入了中国最新的RCTs结果,如SSaSS(替代盐)、DECIDE-salt(减盐)、CHH(健康饮食)、STEP、CHINOM、ANTI-MASK等研究。
13项新增内容详解
新增“我国高血压防控计划和项目”章节:系统梳理了国家层面的高血压防控策略和具体项目,为社区防控提供指导。
新的血压测量方法:引入自动诊室血压测量和可穿戴设备血压测量,强调动态监测的重要性。
提出新的治疗理念:首次提出分级、分期、分型的治疗理念,使治疗方案更加精准。
新增“诊室血压以外的降压治疗目标”:强调诊室外血压以及24小时血压控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全面的血压管理策略。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基于中国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更具体可行的生活方式干预建议。
新的降压治疗方法:除了传统药物,还新增了替代盐、ARNI、MRA、内皮素双受体拮抗剂、中医药、RDN、SGLT2i/GLP-1RA等新型治疗方法。
新增心血管危险因素:将“心率增快”和“高尿酸血症”纳入危险因素,并新增“心率控制”和“降尿酸治疗”章节。
新增“改善和逆转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章节:强调靶器官损害评估应成为高血压患者随访的重要内容。
新增“高血压的特殊表型”章节:包括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新增6种合并临床情况的高血压处理:涵盖认知障碍、肥胖、抗肿瘤治疗、COPD、免疫系统疾病、心理障碍等特殊人群。
新增2种继发性高血压类型:结蹄组织病与高血压、血液疾病与高血压。
新增“高血压互联网医疗”章节:顺应数字化趋势,提供远程管理方案。
其他更新内容:还包括我国高血压人群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器械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OSAS、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社区高血压的防治策略及规范化管理等。
降压药使用新建议
新增药物种类: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新型降压药物被纳入治疗方案。
用药策略:强调分级、分期、分型的治疗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特殊人群用药:新增了对认知障碍、肥胖、抗肿瘤治疗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干预策略。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18.5-23.9kg/m²),男性腰围小于85cm,女性腰围小于80cm。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定期监测血压:建议在家里自测血压,晨起和睡前各测一次,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
新版指南的发布,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社区医疗机构作为高血压管理的前沿阵地,需要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