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诈骗的后果及处罚情形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诈骗的后果及处罚情形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3766801.aspx

网络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秩序和诚信体系造成破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网络诈骗的后果,并探讨涉嫌网络诈骗时能否取保候审以及电信诈骗从重处罚的情形。

一、网络诈骗的后果

网络诈骗会带来多方面严重后果,具体如下:

  1. 刑事处罚:根据诈骗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诈骗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制裁。若诈骗数额较大,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民事赔偿:受害者因网络诈骗遭受的经济损失,诈骗者需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直接损失,如被骗的财物,以及间接损失,如因诈骗导致的商业机会丧失等。

  3. 信用受损:一旦被认定为网络诈骗,个人的信用记录将受到严重影响。在金融信贷、求职、社交等诸多领域,都可能因信用污点而遭遇阻碍。

  4. 社会影响恶劣:网络诈骗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引发公众对网络安全的担忧,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二、涉嫌网络诈骗能否取保候审

涉嫌网络诈骗能否取保候审,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方面,若符合法定条件,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申请。若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有机会取保。另外,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申请。

另一方面,若存在某些特定情形,可能难以获得批准。比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等,一般不得取保候审。总之,要结合案件具体事实、嫌疑人个人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由相关司法机关综合考量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

三、电信诈骗从重处罚的情形

电信诈骗属于诈骗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对其从重处罚的情形:

  1. 诈骗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通常分别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数额越高,处罚越重。

  2. 诈骗特定对象。例如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财物,或者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特定款物的。

  3. 诈骗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反映出诈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极大。

  4. 多次实施电信诈骗。体现了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较大,且对社会秩序造成持续不良影响。

  5.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在电信诈骗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对整个犯罪活动的策划、实施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6.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例如使用极其恶劣的诈骗手段,或者有其他足以体现犯罪行为严重性的情形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