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师节必读: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师节必读: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智慧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ruiwen.com/wenxue/hanyu/167081.html
2.
https://www.sdws.edu.cn/2024/0801/c2434a63253/page.htm
3.
https://www.shnu.edu.cn/6a/3e/c16a813630/page.htm
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012913&pn2=1&pn=2
5.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110483.html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0560
7.
https://www.bznews.org/newpc/content_link.html?id=464836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责的经典定义,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重温这篇教育名篇,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其深邃的教育智慧,更能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01

《师说》的写作背景与主旨

《师说》写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耻学于师”的风气。韩愈有感于这种现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切入点,撰写此文以倡导从师学习之道。文章开篇即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强调了教师在知识传承中的重要性。

02

《师说》中的教育智慧

《师说》中蕴含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教师的角色定位:韩愈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传道”被置于首位,体现了对教师道德引领作用的重视。

  2.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突破了传统的师道观念,提出择师不应受年龄、地位的限制,而是要看其是否掌握了“道”。这种开放的择师观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启示。

  3. 师生关系的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打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提出了平等的师生关系理念。这种观点在当今倡导民主教育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03

《师说》的现代意义

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师说》的思想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与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理念一脉相承。

  2. 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快速迭代的今天,“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得到了新的诠释。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

  3. 教育公平的追求:“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的这一观点与当今社会追求教育公平的理念高度契合。

04

结语:尊师重教,薪火相传

从1985年设立教师节至今,尊师重教已成为社会共识。正如《师说》所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经过40年的努力,尊师重教的风尚正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在新时代,让我们继承《师说》中的教育智慧,继续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