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市全入围GDP百强,凭什么这么牛?
江苏十三市全入围GDP百强,凭什么这么牛?
2024年,江苏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经济答卷: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GDP百强,其中5座城市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江苏各市在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区域协同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策引领,打造产业新高地
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了《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要达到4.5万亿元,重点发展软件信息、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在具体措施上,江苏将实施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推动自主创新工业操作系统应用;培育具有江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平台企业;打造覆盖范围广、产品能效高的行业级大模型。这些政策为江苏各市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
江苏各市在转型升级中各显神通。以苏州为例,202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增长6%左右,增速居全国GDP万亿城市前列。在制造业方面,苏州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9万亿元,增长9%左右,2025年将向5万亿元发起冲刺。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左右,总量将突破1.8万亿元大关。南京在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区域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江苏各市形成了梯次发展格局,展现出均衡发展态势。苏南的苏锡常三市依然表现不俗,而苏北城市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位于苏北的徐州,2024年有望接力晋级为江苏第六座“万亿之城”,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增长6.3%左右。
对标先进,探索发展新路径
与其他城市相比,江苏各市的发展路径有何特色?以东莞和宁德为例,可以发现一些共通之处。
东莞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宁德则依托锂电新能源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苏各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省会带动,激发发展新活力
省会城市的转型升级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福州为例,2020年GDP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21个万亿城市。此后连续三年保持较高增速,一举超过泉州,成为福建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南京在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领域的优势,为全省的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续写发展新篇章
江苏十三市全部进入GDP百强,不仅体现了其综合实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未来,江苏各市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城市品质,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江苏十三市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成果。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江苏的城市群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未来的江苏将更加繁荣,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将为居民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