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许大伯提醒:晚间用药需谨慎!
杭州许大伯提醒:晚间用药需谨慎!
近日,杭州许大伯因咽痛自行服用了6粒退烧药后,出现了尿量明显减少、双下肢浮肿的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药物过敏导致的肾功能严重受损。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们,晚间用药需格外小心,避免因药物过敏而造成危险。合理用药应融入日常习惯,遵医嘱、不随意增减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为什么晚间用药需要特别注意?
人体的生理节律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晚上,人体的代谢率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会比白天更长,更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中毒的风险。此外,晚上光线较暗,容易看错药品或剂量,增加用药错误的可能性。
晚间用药安全指南
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许大伯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他因为咽痛自行增加了退烧药的剂量,结果导致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正确的做法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或药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服用。
注意药物过敏史: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退烧药(如非甾体抗炎药)、麻醉药等。如果知道自己对某些药物过敏,一定要在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
老年人用药需谨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一般建议从成人剂量的3/4开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感觉良好就自行停药或减少复诊次数。例如,高血压患者如果随意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正确储存药品:晚上温度较低,有些药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保存。确保药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或过期。
特殊人群晚间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老年人在晚间用药时,应尽量选择作用温和、副作用少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儿童: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儿童用药应严格遵医嘱,不能随意使用成人药物。
孕妇:孕妇在晚间用药时要特别小心,许多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先咨询医生。
合理用药是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关注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等细节开始,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药物是双刃剑,既能治病,也可能致病。只有科学用药,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作用,保障我们的健康。